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衝:看上去雖窮,中國人比你想象的有錢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30日 12: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原題:中國人比你想象的有錢)


  中國給工人漲工資這個好消息,12月23日的BBC給予了關注。BBC報道説,四川從下月開始提高最低工資,以應對勞動力短缺和生活費用上漲。新的最低工資分4個檔次:每月800元、880元、960元和1050元。與去年相比,平均上漲了23.4%。


  工資上漲有利有弊,英國《每日電訊報》分析認為,工資的大幅上漲有可能讓中國失去低成本製造業的優勢。近20年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令中國受益匪淺,也幫助中國經濟實現前所未有的增長。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因為去外地打工不再像以前那麼吸引人,很多農民工選擇回家種地或在家鄉附近找工作。雖然政府在控制通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食品價格、房租和其他商品的價格還在繼續上漲。


  《每日電訊報》説,上調最低工資也是中國當跼踀進內需的手段之一。北京急切希望減少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隨着歐美訂單減少,國內失業率上升,引起社會不穩定,這種想法愈加強烈。


  就連一向關注外交大事的美國《外交政策》,也注意到了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該刊12月21日的文章認為,儘管中國取得了令人驚訝的經濟增長,對某些人來説,在大城市生存卻變得更難了。很多北京人都能舉出例子,指出朋友的房租在過去一年漲了10%甚至更多;飯店的菜價一直在漲,量卻明顯縮水。加上金錢買不到的無形損失——例如空氣質量、食品安全——你就能理解某些不富裕的北京人的抱怨了:他們的生活水平在下降,即使全國的GDP增速達到了令人興奮的9%。


  當然,中國也不乏富人,但很多人卻選擇把財富送出國門。美國之音文章稱,中國面臨艱難時刻。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問題研究學者程曉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對中國政府而言,現在這個時刻可能是從1978年到現在最難過、最艱難的一個階段,因為政府已經意識到在經濟上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資本開始大量外流,如果加以限制,將增加富人們往外轉移資本的可能性。


  值得欣慰的是,中國的中産階層還沒有“淪陷”。福布斯中文網日前發表題為《當代最大的歷史性事件:中國中産的崛起》的文章,作者認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歷史性事件並不是“佔領華爾街”,也不是意大利面臨的債務違約危機,中産階層的崛起對全球未來具有深遠的影響。


  他認為,中國中産階層的規模早已超過了整個美國人口。未來15年內,中國中産階層人數將達到8億。它已改變——而且將會繼續改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動態格局。作者揭示了有關中國消費者的三個“真相”:


  第一,中國人比你想象的有錢。中國家庭常常隱瞞“灰色收入”,比如,許多國有企業會發放高額獎金,而這些獎金都不計入正式工資之內。


  其次,中國人身份意識很強。他們會高價購買可以拔高自己“身份”的産品和服務。但是,對於鄰居和朋友無法看到的産品和服務,他們對價格就非常敏感了。比如,那位買了古馳鞋子的女子,不會花更多的錢購買頭等艙機票。


  第三,下一個大機會是在中小型城市。不久前,作者走訪了中國西部人口約500萬的一座二線城市——成都。在成都的市中心,你可以看到“卡地亞”、“路易威登”等高端奢侈品牌的招牌。成都的零售業非常紅火,而中國有數百個這樣的城市。

熱詞:

  • 身份
  • 淪陷
  • 路易威登
  • 外交政策
  • 灰色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