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任繼勤:歐債危機何時了?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7日 11: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歐債危機即歐洲主權的債務危機,主要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愛爾蘭、葡萄牙、希臘、意大利等歐盟國家所發生的債務危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深陷債務危機的四國總理都提前離開總理寶座,著實讓人感到危機來勢兇猛。

  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政府債務餘額合計已高達約1.56萬億美元,意大利目前的債務總額高達2.6萬億美元,一旦“問題國債”發生連鎖違約,即使法國和德國的大銀行,其自有資本也將折損百分之十以上。

  歐債危機的各國根本沒有實施歐元區成立的原則,包括:國家不欠賬、嚴格限制債務、無需救援等;也沒有實行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佔GDP比例3%的財政赤字上限和60%的債務上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整體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不強,經濟增長乏力,勞動生産率低但勞動成本高的結構性問題。社會老齡化問題凸顯,多年來過度提高工資和養老金等社會福利待遇,不僅給政府帶來巨大的財政壓力,而且也提高了單位勞動成本,使其在與亞洲低成本國家的競爭中不斷處於劣勢,長時間的積累導致債務不斷攀升。

  二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不統一,各國政府擁有經濟政策主導權,卻無法擁有貨幣政策主導權。分散的財政政策和統一的貨幣政策使得各國面對危機衝擊時,過多依賴財政政策;並且用擴大財政赤字的辦法,來刺激經濟的增長;各國政府無法通過貨幣貶值刺激經濟發展。而當不能按期償還債務時,債務的連鎖違約,無疑會醞釀深刻的金融系統危機。

  三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以及各種機構評級的推波助瀾。

  歐債危機的各國未來的走勢。從歐債危機的各國總理人選更替上,可以看出享受慣了高福利的歐洲國家很難推出增稅、降薪等緊縮政策。而人們很難看到歐債危機的各國的經濟前景,其經濟運作成本過高、福利過高而創新能力不足。新政府能夠延續改革措施,但是減福利、加稅收的基本方向恐怕難以改變。屆時,民眾能否繼續買賬,同樣存在疑問。

  意大利是歐元區中僅次於德國和法國的第三大經濟體,其目前的債務總額高達1.9萬億歐元。在2010年,意大利國民生産總值為1.2萬億歐元,公債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119%,遠高於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60%上限,在歐盟各國中僅次於希臘的142.8%。雖然歐盟已決定將歐洲金融穩定基金規模擴大到1萬億歐元,但目前這一基金剩餘的資金僅為2700億歐元。此外,意大利經濟增長乏力,出口增長趨勢微弱,進口商品價格高漲,惡劣的經濟環境使得意大利的危機雪上加霜。意大利政經皆危,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7%大關,國家破産風險急劇上升。目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了西班牙的主權信用評級,而歐元區中僅次於德國的第二大經濟體,法國也被警告可能失去AAA評級。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市場信心並未恢復,還沒法下結論説目前採取的措施足以力挽狂瀾。(任繼勤)

熱詞:

  • 歐債危機
  • 貨幣政策
  • 歐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