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玉珂:審慎對待網絡“猛料”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4日 09: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2011年9月,雲南省紀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嚴肅查處了該省教育廳辦公室副主任李恩闊在省委換屆考察期間利用互聯網惡意誹謗領導幹部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不難看出,李恩闊案是一起散佈網絡謠言、操縱網絡輿論的典型案件。中央反復強調要嚴肅換屆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而身為領導幹部的李恩闊卻為發泄個人私憤,炮製散佈《紅河州委某領導妙評高爾夫》網帖,干擾換屆工作,損毀他人名譽。所幸,這一拙劣伎倆被迅速拆穿,李恩闊的算盤沒有得逞。

  像李恩闊案之類,涉及組織人事工作的網絡謠言近期並不少見。去年11月,網上出現《玉林財政局長之子不用考試也入編》的帖子,迅速被“躥紅”,後經查該局長之子根本沒有入公務員編,更沒有領公務員工資,帖中內容完全不屬實。今年2月,一條《80後局長,他爸是李剛?》的帖子,也被證實是謠言。今年8月份,雲南一在校大學生在網上散佈“絕症男子殺死八名村官”的謠言,受到行政拘留的處罰。同月,一個所謂《重慶貪官外逃加拿大》的網帖在網上廣泛傳播後,也在重慶市有關部門和當事人的及時回應下被證偽。縱觀這些案件,網絡謠言向組織人事工作領域蔓延頻現的態勢值得我們警惕與思考。

  與其他領域謠言一樣,涉組織人事工作的網絡謠言頻現並非偶然,也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一些信息不對稱、用人不公、官員腐敗等現象引起的社會不安與焦慮,在網上很容易轉化成過分關注、過度解讀的情緒表達。個別網民正是利用這樣的網絡生態環境,以虛構、捏造、歪曲事實等手法故意誹謗和誣告陷害他人,製造網絡謠言。涉組織人事方面的謠言危害性巨大:它會干擾正常的組織人事工作秩序,破壞黨和政府的形象;損害他人聲譽,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影響幹部的社會評價和選拔任用;綁架社會公眾,惡化網絡輿論環境,不利於良性網絡文化生態的養成。鋻於網絡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等特性,這類網絡謠言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控制與處理,將會造成極其惡劣的政治影響和社會影響。

  諸多網絡輿情事件證明,合理得當的網絡輿論監督是社會的凈化器,將極大地改善社會風氣、推動社會進步。而打著輿論監督幌子行散佈網絡謠言、謀取不當利益之實的行為,不僅與網絡公民的基本道德和社會責任相悖,也為文明網絡、法治社會所不容。遏制網絡謠言滋擾組織人事工作的亂象,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網絡輿情收集研判、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依法查處造謠傳謠者;需要當事人珍惜自己的名譽,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網絡把關人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同時也需要廣大網民擦亮眼睛,提高判斷力和鑒別力,審慎對待未經證實的網絡“猛料”。(張玉珂)

熱詞:

  • 網絡謠言
  • 網絡輿情
  • 網絡輿論
  • 躥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