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探尋互聯網良治之道(眾聲喧嘩,如何尋找共識聚焦網絡輿論生態系列訪談(3))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8日 0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組系列訪談之一、之二請見10月25日23版《四問“網絡民意”》、11月1日14版《破解網絡輿論的“生態邏輯”》)

  訪談嘉賓

  汪玉凱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鄧建偉

  廣東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

  喻國明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陳昌鳳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

  韓立勇

  資深網友、天涯論壇前版主

  祝華新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

  稱2011年是中國政務微博元年,並不為過。

  今年以來,一批政務機構與官員率先試水,目前,僅騰訊微博中就有萬餘個黨政機構和官員微博賬戶,其中副廳及以上級別的官員260余人。新浪微博上的政務機構賬號也超過17000家。從“我們每天都在努力”的廣東省公安廳,到“同學你好”的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蔡奇,政務微博在與網民的積極互動中,聽民意,解民憂,促民生,不僅成為官民溝通的全新渠道,也在無形中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增強了親和力和凝聚力。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從數年前政府網站的興起,到如今政務微博的遍地開花,反映出各級政府與時俱進、提高信息化環境下的行政能力、運用新媒體創新社會管理的不懈努力。但毋庸諱言,現實中依然有不少領導機關、領導幹部,或因缺少了解,或因缺少能力,難以擺脫對互聯網的隔膜、恐懼和排斥。

  客觀來看,互聯網以其即時、互動、海量的傳播特徵,推動了信息流通,促進了政府的公開透明。但與此同時,其匿名、缺少組織規範、社會動員能力強的特點,亦對社會信息的有序流動、社會穩定、個人安全帶來衝擊。迅猛發展的互聯網,對全球公共治理提出了空前挑戰。“723”動車事故中,鋪天蓋地的微博構成了強大的輿論場,在給相關部門善後處理帶來壓力的同時,也成為重新審視互聯網輿論,改進互聯網治理的契機。

  傳播技術與時代發展的趨勢不可逆轉。對於肩負發展和轉型重任、面臨社會矛盾多發的現實、騰挪于多元社會利益之間的政府部門來説,直面挑戰,謀求互聯網良治之道,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破解“網絡恐慌”

  ◇“眾聲喧嘩”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輿論不再完全按照公權力設想的路線傳播

  ◇以平常心對待批評

  記者:面對今天“眾聲喧嘩”的網絡輿論環境,一些領導幹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網絡恐慌”,表現為害怕網絡輿論,認為網民“非理性”,不敢或不願與網民交流,擔心説錯話、表錯態,以及擔心嘲諷,擔心難堪等。政府官員應當如何破解這種“網絡恐慌”?

  祝華新:首先要承認,“眾聲喧嘩”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越來越成為官員執政必須面對的常態環境。其實,民間言論得不到呈現的時候,並不等於它們不存在。事實上,數千年來,民間的輿論場始終是“眾聲喧嘩”的。人們在街口、在巷口,張家長、李家短。你把它堵住了,老百姓心裏面還是會説。但互聯網出現之前,公權力對傳播基本上是可控的,網絡時代,尤其是微博出現以後,輿論不再完全按照公權力設想的路線去傳播,一些官員就覺得很著急,感受到了“眾聲喧嘩”的壓力,這是“網絡恐慌”的根源。

  喻國明:在我看來,政府也好、企業或名人也好,都負載著重大的社會影響力,也必然要面對公眾挑剔、指責的聲音。這些挑剔未必那麼公正,也許有一些情緒化,但這是所有政府、大機構、大人物應當承受的東西,要用平常心來面對。就好像以前,中國人不太適應國際輿論對我們的批評和指責,但今天的中國越來越自信,對這些批評也越來越能客觀看待。我想,在對待網絡輿論方面,我們的政府也應該經歷這個過程。

  鄧建偉:作為公安機關,我們在網絡交流中確實曾有這樣那樣的顧慮。2008年,我們最早嘗試開論壇時,也曾擔心,如果別人罵你怎麼辦?但後來我們發現,只要你開誠布公,與網民真誠交流,罵聲就會越來越少。我們相信,大多數網民還是理性的,隨著我們對互聯網的認識越來越深,就逐步破除了這種顧慮。

  我想,面對批評,破除網絡恐慌,關鍵還是政府部門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其一,作為一個公共人物,要走得正,“身正不怕影斜”。其次,出發點一定要為老百姓服務。執法要公正,在交流過程中,接受群眾監督的過程當中,也要正確接受群眾的批評,甚至允許他們罵兩句。群眾不喜歡你,我們就要捫心自問,為什麼不喜歡?群眾衝著吐唾沫,我們首先要認真反思自己的工作。

  順應傳播規律

  ◇創造一個順暢渠道

  ◇保障公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在實踐和交往中培育互聯網文明

  記者:在創造有序的輿論環境的過程中,政府應當持怎樣的心態,扮演怎樣的角色?該如何培養健康有序的網絡表達秩序?

  陳昌鳳:總的來説,應該順應傳播規律。

  第一,要有開放的心態。互聯網本身是開放的平臺,用一種保守的方式把它封起來,或者完全用管傳統媒體的方式把它管起來是不行的。

  第二,應該創造暢通的信息渠道,單純的“堵”肯定是不行的。互聯網時代,如果人們真的有心得到信息,都是封不住的。對一些關鍵的、涉及國家安全的領域,當然要給予管制。但在常態環境下,還是要給民眾創造一個暢通的渠道。

  第三,要主動進行信息公開。任何社會,如果信息不公開、不透明,都可能導致人們認知的模糊,引發擔憂,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傳言、誇大其詞。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落到實處。

  汪玉凱:網絡輿論生態治理,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不能簡單靠打壓、封堵,這種方式方法可能於事無補,還會造成負面影響。有三個主張值得借鑒:第一個是通過各種手段,切實保護憲法中公民言論自由,合法表達的規定;第二個是信息安全流動。要保障網絡信息上的正常流動,不要採取過度的行政手段。第三是個人隱私保護。目前在互聯網上,我們缺少對個人隱私的法律保障。這三個主張,核心是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我個人認為,這應當成為新的環境下中國政府進行網絡治理的主體思路。

  喻國明:互聯網治理有三個層面。第一是法律層面。通過法律為人們網上行為制定一個基本的框架和遊戲規則,這是必須的。應該用開放、包容的態度來建立這個規則。對於有明顯的、現實的社會危害的事情,要用法律手段進行制裁。在一般情況下,人們説一些錯話,應該不屬於法律層面的治理,不需要用法律手段追究。

  第二個是技術層面。比如對於淫穢圖片,或者是垃圾郵件、信息污染的東西,通過關鍵詞過濾、封IP地址等技術手段加以限制。我個人認為,這種過濾應當在一個有限的、非常必要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明確規範下進行。

  我們最期待的是第三個層面,就是網民自律和“網絡文明”的形成。真正的互聯網文明,是在人們的實踐和交往當中逐漸建立、成熟起來的。政府進行互聯網治理的時候,要對互聯網“孩童期”的不規範、不成熟現象,保持寬容的態度。致力於建立良好的表達環境、表達規則,促進網民形成健康、自律的網絡文化。

  加強互聯網法治

  ◇加強互聯網立法,走向互聯網法治

  ◇鼓勵網友參與法律法規的制訂過程

  ◇用法律保護網上的合法權益

  記者: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加快形成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系。各位對於互聯網法治如何看待?何謂依“法”管理互聯網?

  鄧建偉:互聯網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我們常談一個概念就是虛擬社會。但是從這兩年的實踐看,互聯網已經成為現實社會的組成部分。我想,在對互聯網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很多現實中的法律,要在互聯網上得到很好的執行。

  此外,互聯網是一個新生的東西。我想,隨著政府對互聯網了解的深入,我們還是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立法工作,應該有更多新的制度、新的法律條文出臺,作為我們對互聯網管理的基本依據。

  汪玉凱:首先,對於網絡水軍、網絡推手、網絡謠言等現象的治理,一定要在法制框架內進行。其次,在加強互聯網相關制度建設的過程中,要和制訂其他法律政策一樣,鼓勵網友參與到制訂過程中來。關注度比較高的法律法規,要廣泛徵求意見。只有這樣,我們制訂出來的法律才有群眾基礎,不是憑腦袋空想出來的,也不是光靠行政手段來推行。

  韓立勇:第一,應該用寬容、開放的心態對待互聯網,互聯網才能成長起來。第二,依法管理是一個底線,政府應該在這個底線上有所作為。第三,要注重用法律保障個人合法權益。互聯網發展速度太快,短短十餘年的時間,實際上出現了很多侵權事件。在保障個人權益方面,我個人感覺立法上還有一點滯後。比如,普通網友的隱私被侵犯以後,維權為什麼這麼難?法律維權成本如何,效果又如何?我覺得在這方面,政府應該多做工作。要讓每一個話語主體的合法權益在網上得到法律保護。

  維護政府公信

  ◇與公眾交流,應當貼近民生,貼近民意,釋放善意

  ◇勝任、關切、透明、可靠,四大關鍵詞建立信任

  ◇把群眾路線的“傳家寶”用於虛擬世界

  記者:近兩年,隨著應對突發事件經驗的增多,我們各級地方政府逐漸學會了以公開、開放的姿態,以坦承、透明的 方式,及時主動地與媒體、與網絡溝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一些案例中,明明已經公開了信息,卻還是要面對一個充滿質疑、不信任的輿論環境。對於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鄧建偉:面對質疑的時候,我們必須要還原事實的真相,要以正面的態度來面對。當然,我們的經驗也表明,確實有一些時候,就算公安機關把該公佈的全部公佈了,也不能夠完全消除這些質疑。這是一種現實,我們沒法改變,只能正視。

  我對此的理解是,作為政府部門,與老百姓溝通不是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話題,而是一個永遠的話題。我們無論做工作還是做網站,都要遵循幾個原則。第一,要貼近民生,只要是涉及民生的事情都要重視,要有所作為。群眾關注什麼,我們就關注什麼。第二,要貼近民意,要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運。脫了這身制服,我們也是老百姓的一分子。第三,就是釋放善意。要用包容、寬容來對待群眾,包括群眾中一些尖銳的意見。要把這些意見看成群眾的一種訴求、一種表達方式。這種溝通是長期的工作,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完成的。

  喻國明:必須承認,過去一些地方的政府和官員,在一些事件中缺少與公眾的坦誠交流,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對於信任的重建需要一個過程,不能因為你做了一次正確的事情,把某一個真相公之於眾,就能立竿見影。如果你付出了公開、開放的努力,卻得到社會相對冷淡甚至反彈式的質疑,還是要反過來檢討一下自己,為什麼社會會質疑?我們要認識到,建立公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要毀掉信任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來維護政府機關的公信力。

  如何建立信任?有四個建議:第一,勝任。政府做它應該做的事情,把最關鍵的、老百姓最期待的責任擔當好。第二,關切。關切誰?關切老百姓,關切利益訴求方。解決了他們的問題,就解決了自己的問題。第三,透明。總把自己包得嚴嚴的,不可能獲得對方的信任。通過透明,讓老百姓更多地了解我們處理政務的難處、處境,有時會起到很好的作用。第四,可靠。無論對你有利還是不利,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守住自己的底線。

  祝華新:各級政府需要把“群眾路線”這個“傳家寶”運用於虛擬世界,把網絡輿情監測、突發事件應對、公共關係管理,乃至微博使用,列入領導幹部的必修課。點開新聞跟帖、瀏覽微博和BBS,那裏有最鮮活的“水淋淋”的社情民意。政府應該在現實中回應和解決網民訴求,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修補和完善制度。主流媒體要重視回應網絡熱點,澄清真相,梳理情緒,推動政府努力維護社會公正。適應時代發展和變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政府才能在互聯網上,特別是微博上擴大話語權,贏得公信力。

熱詞:

  • 天涯論壇
  • 眾聲喧嘩
  • 微博
  • 網絡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