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週刊]視點:慈善變局(20111022)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2日 22: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2d24fd3186e477b2e4ac7bfce81e3d9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新聞週刊):本週一,10月17號,是第十九個國際消除貧困日,貧困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當大家都窮、都貧困時,好像貧困還沒那麼刺眼,沒辦法,一樣的貧困讓眾人的神經都開始麻木,可是,當一批又一批的人們開始飛快地富起來之後,剩下的貧困人群,即便比以往的貧困人群生活境遇已經改變了很多,可在越來越多富起來的人們的對照下,貧困就變得非常刺眼,甚至讓人難以忍受。怎麼辦?伸手幫助吧,如何伸手?慈善這個詞伴隨著中國富起來的進程走進了生活,走進了社會,走進了越來越多人們的視線當中。今天的中國,慈善走到哪兒了?又該往哪走呢?《新聞週刊》本週視點在國際消除貧困日的背景下關注我們的慈善。

  短片一:

    現場: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

    解説:10月17日,國際消除貧困日當天,由國務院扶貧辦和聯合國駐華系統聯合舉辦的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闡述了中國政府在扶貧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回良玉:不斷地加大改善民生、扶貧開發的投入和工作力度,不斷激發貧困地區發展的內在活力……

    解説:中國過去30年的發展,令大約2億人脫離了貧困,但貧困人口的數量仍然 數以千萬計,尤其是在十二五開局的2011年,中國政府打算提高貧困標準,由此前的年人均純收入1196元提高到1500元,儘管這個標準仍然低於印度,卻可能導致中國的貧困人口數驟然上升至1億。減貧之路,當真是任重道遠。

    現場:“關注貧困全球攝影大賽”頒獎儀式

    主持人:獲得本次大賽最重要一個獎項“消除貧困貢獻者”的,是來自中國的著名攝影家解海龍先生。

    解説:同樣在消除貧困日這天,以拍攝希望工程聞名的攝影家解海龍,獲得了一項國際攝影大賽的最高榮譽——從1991年拍下著名的“大眼睛”照片起,解海龍的鏡頭始終在關注著各式各樣的貧困人群。

    解海龍:有一次我到北京首都機場,我就看見那個大標語,特別大的標語,我往常看標語有時候是深入進去,看到那個標語我想了好多好多,那個標語寫什麼,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是取決於對弱勢群體的重視程度,是這麼一個話,你對弱勢關注的程度高,你這個文明程度,你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就高。

    解説:解海龍照片中的主人公,“大眼睛”蘇明娟現在已經大學畢業,進入安徽當地一家銀行工作,“大鼻涕”胡善輝參了軍,他們的命運都被希望工程改變;另一個唇腭裂的孤兒“落落”,甚至受到來訪的美國總統老布什接見,後來在“微笑列車”公益行動中接受手術,展露健康笑容。還有大山深處的麻風村,由愛心人士資助,修起了一座村民夢寐以求的橋。解海龍的關注貧困之路,一直與公益慈善相伴。

    解海龍:很多人都是給我,現在我的書包裏就有捐款。就説你覺得誰幫助誰合適,你把錢給誰,我就相信你。比如説我曾經,有一個名人,到他們家串門,他就説給你一萬塊錢,你看給誰給誰,我説哎呀,捐希望工程,他説不,你就看著給下邊什麼,我相信這個。我説哎呀,這鬧得我挺為難。

    解説:慈善機構,在消除貧困的路上,向來是政府之外的另一隻重要力量,然而近年來,中國的公益慈善機構卻屢受質疑。10月17日獲獎後,解海龍想要把八千美元的獎金捐給他最熟悉的希望工程,這樣的想法也一度遭到了朋友的勸阻。

    解海龍:我跟家裏人商量,而且我也跟我身邊好朋友在説,我説我準備再一次捐,而且就捐希望工程。他們説為什麼?他們説你不知道現在一些,大家關注的一些什麼情況啊。慈善啊,等等的,我説不,我信念很堅定,我説獎盃就是鼓勵我自己的,獎金就要捐希望工程。我和希望工程一路同行。

    解説:1989年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的“希望工程”,針對當時中國每年有上百萬兒童因為家庭貧困失學的事實,向社會募集資金,圓孩子們讀書夢。它一度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公益項目。 但在大約十年前,希望工程遭遇了一輪關於挪用善款的強烈質疑,並且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

    解海龍:其實在我二十多年的採訪過程當中,經常會有這種話題,時不時就會出現説哎呀,我們不是不捐,我們最怕的是,我們要捐了以後會不會被人貪了。

    解説:希望工程是中國最早成名的慈善項目,它和它的主辦方青基會遭到的質疑,此後又在許多慈善項目中重演。種種疑慮消解著人們的熱情,阻塞了善心與求助者之間的通路。

    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 王振耀:其實中國社會應該説,特別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不缺愛心,幾千年有這種基因,很窮也很大方,那麼現在不過是來了一個歷史轉型,大家要轉向現代慈善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體制性的障礙。它也需要找到一種現代的合適的表達方式,應該説正在探索。

    白岩松:如今的“大眼睛”已經是銀行的白領,而解海龍還是那個不停下腳步的記者。鏡頭當中依然有貧困,有貧困中的人,有各種動人情感的眼睛看著你。説到解海龍,離不開希望工程,這個由徐永光創辦的慈善工程幾乎扮演了在中國慈善普及的角色,同時也讓眾多孩子終於沒有離開課堂,而年歲稍長一些的人,也或多或少地為希望工程做出過一些貢獻,後來由於自身和大環境的變化,希望工程慢慢轉型,慢慢退出人們的視線,與此同時,中國眾多官辦公益機構也都或多或少的面臨這樣或者那樣的挑戰,他們將沉默還是在艱難地重生呢?

  短片二 公募慈善:倒逼的改革?

    解説:10月17日,在國際消除貧困日當天,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北京舉辦了2011捐贈人大會。一場專門為捐贈人而舉辦的會議,對於中國扶貧基金會來説還是首次嘗試,在國內似乎也未有先例。

    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 劉文奎:大會是以捐贈人為中心,是為捐贈人辦的,向捐贈人彙報我們一年來的工作,我們的項目籌了多少錢,用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包括項目的操作流程,分門別類做了15個展區來向捐贈人展示。

    解説:中國扶貧基金會計劃從今年起,每年召開年度捐贈人大會,而這種還略顯新鮮的做法,借鋻於股神巴菲特的股東大會。每年都有上萬名投資者從世界各地趕去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而巴菲特需要回答股東的疑問甚至是質詢。

    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 劉文奎:股東大會是向股東彙報,那麼他投了資,他有權利了解他的投資是怎麼使用的。那我們雖然不叫投資,我們叫捐贈,那我們實際上是一個受託服務機構,接受了善款來管理使用,捐贈人現在有權利來了解我們的工作。我們希望以後,也學巴菲特,儘量多地把我們的捐贈人請到現場來。

    解説:把捐贈人當做股東來對待,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做法受到好評的同時,也被很多評論解讀為 公募慈善機構在信任危機之下做出的變革之舉。在捐贈人大會上,中國扶貧基金會公佈了今年的籌資進展,3億元籌資目標截至目前僅完成一半,在剩下兩個月籌到1.5億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 劉文奎:2010年我們籌資的是超過5個億,那無論跟去年相比,還是跟過去三年的平均水平比,今年的是明顯下降了。/有很多企業,包括一些名人,/本來定好的一些事要做,現在大家説等等看看吧,現在這個環境不太好,也有擔心,也有猶豫,對我們的員工這個士氣也是有影響的。

    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 王振耀:郭美美事件以後,公募基金會面臨著最近幾十年前所未有的危機,因為大家一個非常質樸的反應就是你不透明我不捐。公募性的慈善機構,如果不再做大的體制和結構性的變革,現在募款來看,這個勢頭都有下降的趨勢,並且有的下降得很厲害。

    解説:在郭美美事件之後,就有媒體對一些慈善機構的籌款情況進行過報道,以北京市紅十字會為例,今年7月接受社會捐款28筆,總計154000余元,而此前三年的月均捐贈額均遠在百萬之上,而捐贈額大幅銳減的情況在各地紅十字會均有出現。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之下,是公募基金隨之而來的籌款困境。

    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 王振耀:幾十年來我們都是這樣做慣了,很習慣大家都嘟嘟囔囔就捐著,反正是政府號召。現在知道我是捐贈者,我可以選擇,我可以選擇不捐,我可以選擇捐給誰,我可以選擇用什麼方式捐,這個是不得了的。

    解説:就在上周,中華慈善總會首度公佈了自己的人員工資,包括會長在內,總會48名工作人員去年工資總額為196萬餘元,人均年薪4.08萬元,公開、透明似乎是他們急於表達的姿態。從本週成都的慈善日到東莞的月月捐活動,公眾的捐款熱情是否能重新燃起?而公募慈善基金試圖以不同方式重建信任,又是否會帶來一場真正的變革?

    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 王振耀: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要不要給捐贈者以最好的信息反饋服務,就是讓捐贈者感到他的捐款用到哪去了,用到物有所值,那這其實是現代慈善的一個起點,一個基礎。

    白岩松:最近一段時間,媒體很樂意報道由於什麼什麼原因,什麼什麼慈善機構,公眾的捐款數額急劇下降,甚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家都似乎帶著責任感地在批評、在指責,然而,眾聲喧嘩的另一邊,是等待改變處境的貧困人群或弱勢群體因此陷入更大的絕望之中,不過這一點,樂於批評這個批評那個的人們卻很少願意談論。怎麼辦?有不滿意的公益機構,就可以面對需要幫助的人群視而不見嗎,還好,有些人在行動。

  短片三:慈善變革之路

    解説:那個會唱《松花江上》的老兵走了“,18日,“老兵回家”活動發起人孫春龍在博客上更新了這個消息。中國遠征軍老兵楊劍達于緬甸密支那去世,終年90歲,這距離他回家僅僅1個月。和很多實現了心願的老兵一樣,他走得突然而又平靜。“老兵回家”行動,讓記者出身的孫春龍成為網上最知名的民間公益人士之一,已經有30多名老兵回國與親人相見,收到的善款超過百萬元。

    “老兵回家”活動發起人 孫春龍:其實我們為什麼把這個事情做得影響力越來越大,其實原來和我們本身的這樣的一些職業是有關係的,包括我們在做記者的時候,都積攢下來一些很多的人脈,\\如果拋開這些多東西,可能做起來就非常難。

    解説:孫春龍的“老兵回家”行動,被視為“微公益”的代表,和他類似的,還有同樣由媒體人發起的“愛心午餐”“大愛清塵”等活動,這些沒有任何慈善背景的人們,利用媒體人脈發起活動,再由名人關注、轉發,最後吸引了數萬人參與。在大型公益組織深陷信用危機時,微公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跑起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楊團:在西方社會大約十幾年前也出現過這種情況,就是説一些正規的大型的組織他們做的或者不透明,或者有些事情做得不對,出了醜聞,然後就引起了社會公眾對他們的信任度下降,那麼下降以後,這個社會公眾就乾脆自己是想要做公益,做慈善,自己跳出來自己做。

    解説:利用微博平臺,微公益幾乎把透明、公開做到了極致,賬目、發票、甚至快遞單據都會一一展示。一些已經形成規模的微公益活動,其影響範圍和收到的善款已經大大出乎組織者的預料。在急速發展中,微公益自身的限制也慢慢顯現出來。

    “老兵回家”活動發起人 孫春龍:有一個志願者他挪用了一些給老兵的善款,後來我們及時發現這個矛頭,把這個事情杜絕。\\就是我們把這些東西,全部寄託在對於這個志願者個人的道德之上,就不是靠制度的建設,嚴格的制度建設去構建,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我們這種草根的公益存在一個問題。

    解説:現在,孫春龍已經開始著手成立基金會,希望以更制度化的形式,繼續對老兵的救助、尋找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楊團:微公益將來會朝三條路發展,一條路還是維持現狀,一事一議,有事大家湊起來,沒事這個微公益可以散攤子,它是很自然的;第二個跟一些大的基金會,大的慈善組織建立聯絡,在他那裏設一個專項項目;第三種就是微公益自己建成一個正式組織或者是一個民辦非企業單位,或者是一個基金會。

    解説:微公益這邊熱火朝天,有些項目甚至獲得了以往被大型慈善機構“壟斷”的企業捐款;另一邊,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在12日公佈了“1115”火災善款發放的最新進展;就在前一天,中華慈善總會也首次公佈人員工資表,並稱準備建設大型慈善捐助信息公開平臺。中國的慈善格局,似乎在慢慢發生著變化。

    王振耀:我覺得整個中國慈善事業在最近三個月來,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的、歷史性這樣一個變化。第一個大家都知道微公益開始了,第二個,我覺得最近幾個月來,非公募基金會開始在成長,很多企業家,很多富豪現在都開始有意識地註冊自己的基金會公募的基金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楊團:中國扶貧基金會走了第一步,他們已經向中編辦遞交了一個他們理事會通過的決議,我們想要走完全社團的道路,我們想要去行政化, 他就把政府的背景,政府對他行政的控制,把他給切斷了。

    王振耀:用社會促進社會,就是説這裡沒有等著政府文件,沒有等著哪一個權威人物來這裡做解讀,大家都來理解,而是大家通過平等討論對話,有的人的意見大家能接受,有的意見大家不接受,這個民族最近三個月來的在公益慈善領域的思索,我坦率地説,他肯定超出過去幾十年。

    白岩松:最近一段時間,擔心中國人道德素養下降的聲音很多,也很亂,然而,對此我從不悲觀,就像道路上加塞的人依然很多,讓你氣憤甚至傷感的時候,你也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規規矩矩排隊的汽車形成的隊列越來越長,這就是一個進步。人群中從來不缺乏愛,關鍵是如何完善我們的法律環境,完善我們的慈善機構的建設,去激活人們心中的愛,這才是當下中國慈善事業最大的使命。不管中國如何富裕,相對貧困總會有,我們的援手永遠不會多餘。

    編輯:田宏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

  • 慈善
  • 國際消除貧困日
  • 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