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何勇海:別讓“環保狂人”淪為“悲情英雄”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6日 09: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剛剛閉幕的第二屆中國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上,“最佳短片獎”頒給了環保片《家園》,拍攝者名叫喬喬,來自北京,今年26歲。這部4分鐘紀錄片,是他和攝製組在黃河沿線花費4年、拍攝2000多小時完成的。從拍第一部紀錄片《巢》開始,喬喬就把鏡頭對準大自然,都與環保有關。為拍攝紀錄片,喬喬至今已花費490多萬元,把北京的房和車賣了200多萬,又跟親戚朋友借了200多萬。(《京華時報》10月25日)

    4分鐘,花了他4年時光!在網絡上,很多網友對這位年輕導演表示致敬,讚其有思想有價值,特立獨行。確實,他如此執著地為了環保、宣傳環保,能讓更多人深刻反思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遭受著不可修復的嚴重破壞,從而反省吾身,改變自己的行為。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喬喬的許多同學都選擇去拍商業片,他卻選擇了風餐露宿地拍環保紀錄片,啃燒餅,睡帳篷,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然而,“環保鬥士”往往是孤獨的;讓喬喬更感孤獨的是,攝製組從最初的6人,到現在只剩下他和助手兩人。

    這不免讓人又一次慨嘆:面對農田、河流和鄉村等自然環境被無度破壞,那麼多生活工作在污染之中,或即將生活工作在污染之中的人,為什麼不站出來,像喬喬那樣為我們日漸變差的環境做一些事情?正如喬喬面對記者採訪時所言:“污染!越往(黃河)下游,人群越多,化工廠越多,污染越嚴重!我常常在想:黃河還是不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如果是,那黃河怎麼養育了這麼多污染她的不孝子孫?!如果人類還是這樣自私只顧自己,黃河真的就毀了!”

    環保需要公眾參與。環境問題,單靠政府環保部門或學術研究機構,是遠遠不夠的,必鬚髮揮公眾力量,激發公眾監督意識,對政府環境監管進行有益補充,才能真正有效執行環保政策,才能最大範圍地倡導每個人都成為公共物品的建設者,而不是破壞者。有人曾指出,環境部門坐在辦公室裏收集上來的枯燥數字,並不能使天空變藍,不能讓河流變清。公眾的參與,像喬喬那樣經年累月、腳踏實地,才是清除污染的終極動力。

    但是,要喬喬之類的民間“環保鬥士”經年累月、腳踏實地搞環保,又何其難哉?他們將全部精力、財力無償地投進環保事業,四處舉債,耗資數百萬,被稱為“環保狂人”。然而,這樣的“瘋狂”能持續多久?

    筆者認為,政府環保資金有必要、也有能力對喬喬這類“公益心大發”的“環保鬥士”進行獎勵或資助,比如搭建一個拍環保片等的資金平臺,使之能走得更長更遠,以激發更多民眾的環保公益心,促進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可惜的是,公眾鮮見政府環保資金資助民間“環保鬥士”,卻屢見環保資金被挪作他用,環保資金成了“唐僧肉”,誰都想“啃”一口。如此,怎麼撬開環境保護的現實“硬殼”?

    資助《家園》,便是保護我們的家園。別讓喬喬之類“環保鬥士”,淪為無錢再續“環保夢”的“悲情英雄”。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環保事業
  • 環保部門
  • 環保鬥士
  • 狂人
  • 悲情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