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葉小文:文明古國大國,更待文化強國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7日 15: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國是文明古國。“歷史上與中國文化若後若先之古代文化……唯中國能以其自創之文化永其獨立之民族生命,至於今日巋然獨存。”(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

  中國是文化資源大國。先秦諸子、漢唐氣象、宋明風韻……五千年文脈涵養出泱泱中華;天開萬象、鬼斧神工、厚德載物,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萬紫千紅。

  但近代以來,古國蒙羞,生靈涂炭;大國不國,文化安在?新中國改天換地,一窮二白卻揮之難去。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説:“我們一為‘窮’,二為‘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農業也不發達。‘白’就是一張白紙,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要建設一個經濟強國、軍事強國,還要建設一個文化強國,這是幾代中國人的強國夢。

  30餘年改革開放,“窮”帽子大體甩掉了。但“白”呢?外人看我脫“窮”,驚訝地睜大眼睛;觀我治“白”,卻不屑地聳聳肩膀。不能不承認,我五千年文明古國、文化資源大國,至今還算不上文化強國。儘管我們文化建設成就斐然,但文化仍然繁而未榮。僅一斑可窺全豹:中國歷來是“書香”之邦,但進入新世紀,全國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總和,竟不及德國貝塔斯曼集團一家的年收入。

  向外看,經濟上的“人強我弱”開始逐步改觀,文化上的“人強我弱”也應有所改變。作為社會主義發展中大國,中國是在世界社會主義處於低潮的情況下高舉社會主義旗幟的。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長,國際地位提高,要干擾和遏制中國發展,扳倒這棵大樹,靠硬實力越來越難,於是人家就多在軟實力上較勁,以意識形態滲透“圍剿”。當今時代,誰佔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向內看,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的矛盾仍然是社會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更好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內察外看,審時度勢,文明古國大國,更待文化強國。正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應著人民的呼喚,依照發展的規律,肩負歷史的重任,緊扣時代的脈搏,第一次以文化改革發展為主題,制定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行動綱領。

  文化強國,不能一蹴而就,但積澱了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和文化資源大國,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文化創造活力,定能厚積薄發。只要我們綱領科學,行動紮實,改革創新,充分發揮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的積極性;只要我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對中國文化根的尊重和揚棄、對中國文化魂的堅守和創新,也有對外國文化的包容借鑒,博採眾長,食而能化,化而能食,就一定能建設一個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葉小文 特約評論員、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一副院長、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文明古國
  • 文明和諧
  • 文化建設
  • 大國
  • 文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