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第二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研討會召開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6日 18: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記者祝閱武)由國家環保部指導,陜西省環保廳、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陜西省經濟文化合作促進會聯合主辦,陜西省環境科學學會、北京明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風水文化研究院承辦的“第二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研討會暨首屆經濟文化合作促進研討會”2011年10月16日在百花爭艷的古城西安舉行。

  此次研討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精神。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文明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強烈的地要求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文明?如何走向現代文明?是我們必須要弄懂搞清和必須回答的問題。來自美國、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國內外專家學者五百餘名出席研討會,發表具有現實意義和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百餘篇。

  與會的國內外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生態和諧觀,為實現生態文明提供了堅實的哲學基礎與思想源泉。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新政治理念的提出,完全可以與生態社會主義、世界可持續發展理念、中國傳統文化相互借鑒。他們之間的融合,將促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成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新潮流。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玉慶介紹説,黨的十七大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建設生態文明不但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成為我國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論貢獻。當前我們需要研究和解決的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如何建立與之相符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這就需要加快轉變發展觀念和經濟發展方式;建立並完善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形成有利於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政策體系;加強環境教育與科學知識普及,弘揚生態文明理念。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在研討會上指出,生態危機是當今人類發展的最大障礙,如何改善人與自然的關係,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問題。而道家學所倡導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與現今提倡的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等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道家思想的生態觀包含哪些重要內容?其對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有哪些現實意義?是我們今天研討會所要關注的。

  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前進在致辭中説,第二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研討會暨首屆經濟文化合作促進研討會在陜西舉辦,必將給我們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新的認識,開拓新的思維。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讓全社會都來關注生態文明,關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加入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隊伍中來,把陜西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不斷推向前進。

  大會執行主席,北京經濟管理函授學院國學院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技與産業發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高燕認為,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這特色就是民族文化特色,離開中國傳統文化也就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更沒有現代文明。在各異質文明空前衝突與融合的過程中,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才是世界性的文化。在對待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産上,毛澤東在《中國共産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産。”基於此,我們的研討會強調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的有機結合,加強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意識。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對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舞臺,不僅對整個“十二五”時期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並具有全局性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大力傳承和創新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高燕説。

責任編輯:朱心蕊

熱詞:

  • 生態文明
  • 生態社會主義
  • 科學發展觀
  • 和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