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丁永勳:解流動人口壓力,“對口援建”可試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3日 0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對口援建”,既有利於緩解大城市人口與資源矛盾,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也能幫助主要勞動力輸出地就近就業,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是雙贏之舉

       日前,北京市主要領導和優秀來京務工人員座談時表示,沒有廣大來京務工人員的參與和努力,就不會有如今處處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北京。要把來京務工人員作為北京的新市民,解決他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保障他們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務,未來北京將積極探索優秀農民工落戶制度,即使是來京務工人員也可享受公租房政策。(10月12日《京華時報》)

       這樣的表態讓很多人感到溫暖和欣慰。從外來務工者到“新市民”,不只是稱謂的改變,更是對這些人貢獻的肯定,也體現了政治上的尊重,身份上的認同。尤其是落戶政策、公租房政策的調整,令人充滿期待。

       願景是美好的,但實行起來也非易事。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人口和資源環境的矛盾,永遠是城市決策的不得不考慮的因素。雖然公平正義的腳步不可阻擋,但事實上,在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務時,大城市往往在戶籍上要求是最嚴的。人口控制目標,其實一直都在那裏。

       能否平等接納更多流動人口,當然有理念和決心的問題,但客觀條件的限制也的確存在。對於一些本地人來説,雖然一刻也離不開外來務工者的服務,但一想到要和他們分享並不寬裕的公共資源,也會心存戒備。這也是“限制低素質人口流入”理論一直有市場的原因。

       從人的基本權利來説,大家當然有自願遷徙、選擇居住地的自由。俗話也説,人往高處走,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等諸種“中心”,各種機會自然要多一些。統計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北京市共登記流動人口746.7萬人,其中務工人員651.3萬人,比例高達87.2%。這一比例,基本能代表全國2億流動人口的基本結構。對於大多數務工人員來説,來到大城市,也就是找一份謀生的活計,能多掙些錢補貼家用。大城市接近行政核心的優勢、更多的創業機會、豐厚的文化資源,對普通務工者來説其直接意義並不大,也沒有更多機會享用。很多打工者進城多年,活動範圍都很少超出他們幹活的工地、工作的廠區、租住的民房。

       所以,就相當一部分流動人口來説,如果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多掙一點錢,他們可能就會留在老家,不必非要“流動”。年初長三角、珠三角等出現民工荒,部分就是因為産業轉移,有人放棄流動,選擇就近就業。

       因此,北京這種大城市,要控制人口規模,通過設置戶籍、學歷等門檻,終歸不是治本之策,也容易引發公平公正的質疑。調節人口流動如同治水,宜疏不宜堵。首先,在城市發展思路上,大城市不能太“貪心”,什麼中心都想當;相反,通過産業調整和均衡佈局,才能有效引導人口合理流動;其次,還可以換一種思路,支援流動人口“輸出地”建設,把一部分流動人口消化在當地。

       3年前,為應對罕見的汶川特大地震,我們創造性地大規模利用“對口援建”模式,取得了災後重建的巨大成功。這一模式被認為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而且被應用到抗震救災之外,繼續確定為支援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發展的重要形式。借鑒這一模式,那些長期受惠于流動人口的發達地區大城市,也可以選擇一些主要的人口輸入地,結成對子,對口援建。

       多年以來,這些大城市從欠發達地區汲取了大量的勞動力、糧食等資源,更通過南水北調等工程,直接接受“支援”。這些人口輸出地區,為大城市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除了國家政策和財政要更多向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傾斜,長期受惠於人的大城市,也應該懂得感恩,有所回饋。

       對口支援,不是簡單的給錢給物,可以通過産業轉移的方式,在基礎建設、投資、科技等方面給予支持。這既有利於緩解大城市人口與資源矛盾,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也能幫助主要勞動力輸出地就近就業,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這樣的雙贏之舉,何妨一試?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對口援建
  • 人口流動
  • 民工
  • 務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