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五無”公司成採購中標常客的吊詭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1日 09: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海口一家無軟體企業資質證書、無繳納社保資金記錄、無繳納營業稅記錄、無辦公地點、無聯絡方式的“五無”公司,屢次中標政府採購項目。海口市政府採購中心主任蔡東海接受採訪時稱屢次中標為商業機密,當記者質疑時表示“要將記者關在會議室監控起來。”(10月10日《京華時報》)

    有關政府採購背後貓膩的故事或段子,基本是公眾都能想見的邏輯:一是李代桃僵,將採購權當作私人物品投懷送抱,拿返點吃回扣;二是暗度陳倉,將個人需求搭上政府採購的順風車,吃喝玩樂財政埋單。但礙于《政府採購法》劍懸頸上,個個做起來不是欲説還休就是小心翼翼,難得有海口市政府採購中心這般“實誠”:坦蕩蕩愛上空殼公司不説,還給採購過程戴上“商業機密”的帽子,並威脅要將記者“關起來監控”。

    這架勢,擺明了是要給時下紛紛擾擾的政府採購亂局提供一個典型的靶子。一家無軟體企業資質證書、中標前無繳納社保資金記錄、無繳納營業稅記錄、無辦公地點、無聯絡方式的“五無”公司,在註冊成立後4個月內連續在政府採購中中標;今年5月,它又神奇地擊敗一批平均出價400萬左右的知名企業,以590萬元的最高價中標海口市人民醫院一項目。如果説“潛規則”起碼還要擺出一副百毒不侵的精緻“粧容”,像如此千年老妖的登場姿態,早就將外部監督視若無物了。

    政府採購上的鬧劇近年來並不少見,“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早就不是江湖傳聞。儘管《政府採購法》之後,國家先後還頒布了《政府採購管理暫行辦法》、《政府採購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政府採購合同監督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但在涉及政府採購的各個行當中,還是形成了一個由專家、代理機構、公關公司等組成的招投標利益鏈,這是一個以財政系統為紐帶的利益衍生體。忌憚一點的,暗箱操作;膽兒肥一點的,直來直往。

    如果沒有公共監督,政府採購這個“蛋糕”很容易滋生灰色利益鏈條:一者,在自由競標中,買賣雙方的地位事實不等,買家既是支付者,又是賣家的直接管理者,因此即便企業在競標中吃了大虧,懼怕得罪政府也很少會選擇打官司維權,也就無法引起監管部門的警覺;二者,公共産品很容易成為沒有守護人的“唐僧肉”。如果此時監管不給力,權力者就會以個人私利的形式介入其間,從而主導資源分配。

    眼下的問題是,監管程序有了、監督法令也有了,甚至公共意識也在勃興,但採購還是在箱子裏進行。政府採購在這裡,陽光還在那裏——打通二者之間的區隔,關鍵是公權有無刮骨療傷的勇氣,將早該置於陽光下的採購環節真正兌現在陽光裏——最起碼,要將躲在陽光背後的政府採購貓膩痛打個落花流水。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吊詭
  • 政府採購法
  • 中標
  • 商業機密
  • 五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