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傅勇濤:政府採購豈能為非法牟利當幌子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0日 10: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一家無軟體企業資質、無繳納社保資金記錄、無繳納營業稅記錄、無辦公地點、無聯絡方式的“五無”公司,在註冊成立後4個月竟連續在政府採購中中標。今年5月,當這家星海利達軟體開發有限公司再次以590萬元的高價中標海口市人民醫院社區區域信息化系統項目後,引起了輿論高度關注,至今熱度不減。

       設置政府採購的本來目的是為了引進競爭、節省支出、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其採購程序、企業資格審查等都有嚴格的法律規範。而據記者調查,海口星海利達軟體開發有限公司明明不符合《政府採購法》第二十二條對競標企業的資質要求,但公司不僅順利入圍競標企業名單,而且還以最高價格中標。不難看到,個別地方的政府採購已經成了一些人非法牟利的幌子。

       荒唐事實的背後暴露的是有關部門的姑息縱容。作為政府採購的組織者、執行者,各地政府採購中心肩負著“把好企業關、花好財政錢”重要職責。然而面對記者的調查追問,海口市政府採購中心主任蔡東海竟避而不談,反而聲稱“政府採購的就是正確的”;對具體競標細節“不知道,想不起來。”如此敷衍塞責,更是讓人懷疑背後有著怎樣的利益關係。

       政府採購涉及公共利益、事關政府形象,容不得半點疏漏。如果政府採購部門的負責人不以納稅人為重,在採購過程中非法變通、“暗箱操作”,採購結果豈能保證公平、公正?

       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採購頻頻暴露出的效率低、價格高等亂象,已經凸顯了問題的嚴重性。不讓政府採購成為企業非法牟利的幌子,而是真正為納稅人省錢,必須從監管上找辦法。公共政策的公開透明,被認為是最好的“防腐劑”。讓更多的“陽光”照進來,讓包括社會公眾、媒體在內的更多監督者參與進來,才可能驅走採購領域的“黑暗”。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政府採購
  • 公務員
  • 牟利
  • 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