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易國祥:彭宇案不是道德撤退的“集結號”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30日 14: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央文明辦一負責人在談及“老人倒地無人攙扶”現象時表示,這絕不是中國人的道德觀,扶老攜幼、扶危濟困是中國人不容置疑的價值判斷。

       前段,媒體井噴似報道各地頻現翻版彭宇案,網友稱社會道德滑坡30年。從眾心理往往使人們對社會文明視而不見,自己也會有違良知之事。有位網友承認,“前幾天,一老頭摔跤被自行車壓著,我開車繞過去。不是我無情,是社會太殘酷。”

       在重陽節到來之際,中央文明辦理直氣壯地主張“扶老”,“拒絕袖手旁觀”。這有利於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態和恢複國人的理性常識。

       儘管又有《新京報》報道25日“女士扶起摔倒老人反被指肇事”再引媒體圍觀,但我們還是要睜開另一隻眼睛:七旬婆婆摔得滿嘴鮮血,6名路人聯手幫扶;低血糖婦女一頭栽倒,一男子伸手扶起患者。難能可貴的“舉手之勞”均得到受助者及家屬的真誠感謝,這組消息在江城傳遞著溫暖。合肥一七旬老人在搭便車回家途中從車上掉下身亡,車主心裏過不去,主動要賠償,但老人子女就很講情理,説這是意外,不能委屈好人,不能傷害善心。

       事實上,“彭宇案”引起全國關注,可以喚醒更多正義之舉和道德自覺。這類新聞不只是舒緩情緒,它詮釋了“博愛之為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已而無待於外之謂德。”(韓愈語)作為儒家核心思想的仁愛和現代助人為樂精神,不曾輕易被一次法律事件所折服。

       在人類歷史大勢中,惡行和非道德行為總是處於弱勢地位,它每次傷害一個心靈,就會有更多的良知被喚醒。對於冷漠和無情,大多數人都會感到厭惡,就包括效倣“繞行”的人內心也是不安的。“彭宇案”絕不是道德撤退的“集結號”,它警醒人們在行善時防止道德陷阱,人性陰暗和誠信缺失的存在,會激發人們自我完善的意願。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彭宇
  • 道德
  • 老人倒地
  • 攙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