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傅子恒:比亞迪收縮是對市場規律的回歸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2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對於技術的追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管理與戰略決策的跟進,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地追求與努力。

    一直以來都豪氣沖天的本土汽車製造企業比亞迪近日開始對其快速擴張之路進行收縮。消息稱,比亞迪公司正在啟動被其稱之為“內部優化”的人事調整,銷售公司等部門被曝大規模裁員,裁員比例高達70%。(據《新京報》)

    比亞迪裁員風波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業界反響,源於它近年以來的光芒環繞,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創新努力一度被視作民族汽車産業跨越式成長的希望,而巴菲特對其股票的投資,更使得其輝煌市場形象步入巔峰。

    借助向A股市場回歸際遇,比亞迪開始了新的迅猛擴張。但是內外形勢的變化、更主要的是由於企業發展中自身與生俱來的“短板”制約,這種擴張很快遭遇到了阻力。

    根據比亞迪自己的解釋,主要是國內汽車相關優惠政策取消、市場競爭加劇、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單一最大客戶部分訂單推遲、國內人工成本與原材料成本上升等等。其所導致的結果是,公司業績在A股上市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即遭遇“變臉”,剛剛公佈的半年報顯示,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25.45億元,同比下降10.77%,同期實現凈利2.75億元,同比下降88.63%。

    而在支出方面,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單是人力資本一項即高達47億元,佔整個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了20%,這對一個基本採取低端擴張路線、産品附加值並不高的製造企業所産生的衝擊,是可以想見的。

    由此,公司通過裁員對其擴張勢頭進行收縮以及控製成本的舉措,也就成了必然的選項。

    比亞迪首先對其銷售公司進行收縮還反映出了以下的事實:

    一是從各類報道信息來看,公司銷售方針出現了分歧以及內部人事紛擾與動蕩,這兩個事項———路線問題與幹部問題,都是成長性公司(甚至是任何類型的公司)最危險的發展衝擊因素;

    二是國內汽車等營銷模式對上遊製造廠商形成的制約。這一問題不單是汽車産業存在,在其他許多製造産業都存在。雖然“渠道為王”是一個市場法則,但國內許多不成熟、不規範的産、供、銷體制模式顯然有待重塑,這一問題已經不單是民營企業“成長性煩惱”的問題了。

    而更進一步地,透過比亞迪的發展軌跡觀察,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深層次的問題是,對於技術的追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管理與戰略決策的跟進,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地追求與努力。

    正如市場規律無法跨越,技術、管理的追進之路也有著自身的規律,比如包括汽車在內的新能源産業,其由研發到走向市場、到技術與産品性能的成熟,再到品牌的樹立與被認可,需要穩重、審慎以及恰當的決策,任何方面的失誤都可能造成重大挫折。同時,企業的成長與發展之路是艱苦的,套用托爾斯泰的一句名言是,成功的企業是相似的,而不成功的企業各有各的原因。對成功企業“相似之處”的“追進”與“趨同”,正是一個成長型企業時時應當做的功課。

    □傅子恒(上海 學者)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比亞迪公司
  • 市場法則
  • 短板
  • 成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