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義昆:銀行鉅額手續費是在與民爭利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30日 1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上市銀行的半年報業績已接近尾聲。截至8月28日,已有12家上市銀行公佈了2011年的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這12家銀行今年上半年共實現凈利潤4244.47億元,其中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就有2057.43億元,幾乎佔到了凈利潤的半壁江山。(8月29日《重慶晨報》)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曾説,合規合理的收費應多多益善。現在看來,這是對銀行業自己説的。上半年,銀行業看來是賺了個缽滿盆滿;加上高居不下的薪酬待遇,銀行業的暴利著實令人咂舌。這一次,僅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就超過了兩千億;接下來,銀行業的收費衝動恐怕將更難遏止。

  有網友説,“就他們那麼次的服務水平還有臉亂收費?在他們眼裏消費者不過就是只待宰的羔羊,既無知情權也無選擇權,只有吃虧上當權,打碎的牙齒往肚裏吞權。”網友的説法雖然尖銳直接,但也説出了問題的實質。是的,收費服務是否多多益善,有著諸多前提。譬如“合規合理”、“質價相符”等。沒有這些前提,任何的銀行收費,都是肆意搶錢,都會引發民眾不滿。

  這些年,在銀行卡實行全面收費之後,銀行又不斷在跨行查詢費、取款手續費等方面繼續與民爭利,提出的理由無一不是“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中國的銀行卻成了世界上最掙錢的銀行。可以看出,銀行卡不斷漲價,早已不是一個成本問題。對於銀行業的亂收費,消費者的反對之聲雖然高漲,卻似乎無人理睬。在銀行業是否壟斷這個問題上,消費者同樣沒有話語權。

  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外,我國確有股份制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問題在於,佔有多數客戶的4家國有商業銀行,依託自身市場強勢,將本應由自身承擔的各項費用轉嫁給消費者;而佔有少量市場份額的小銀行,則須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的收支落差,必將導致“便宜”的小銀行難以為繼,逐漸放棄其以往的少收費策略。

  長此以往,銀行業也就形成了價格卡特爾同盟,銀行收費項目只會不斷出現。這兩千億的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為銀行業的價格卡特爾同盟,做了最好的注腳。

  事實上,就連楊再平也不否認中國銀行業存在的問題。他説,“中國銀行業在服務收費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信息不透明、告知不充分,給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夠,尊重和引導消費者選擇不夠。”在銀行業強調市場化、強調等價交換原則時,銀行收費卻能“信息不透明、告知不充分”,消費者卻沒有“知情權和選擇權”,這無疑是令人悲哀的。

  建立在與民爭利基礎上的銀行業,很難有競爭力。鉅額手續費收入是個危險信號,它在提醒監管部門,打破銀行業的壟斷已經迫在眉睫。是的,倘若不能在監管主體、定價機制、聽證方式等問題上進行監管制度變革,倘若銀行消費者不能真正擁有話語權,不僅銀行業的壟斷現狀很難打破,銀行收費也可能愈演愈烈。(劉義昆)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銀行收費
  • 手續費收入
  • 上市銀行
  • 成本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