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汪朝朝:“零收費”政府離我們還有多遠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8日 11: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由廣東省編辦擬定的《關於加快推進綜合政務服務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日前挂上官方網站,面向全社會徵求意見。據悉,廣東此舉的根本目的在於推動打造一個“離群眾最近的政府”。到2013年,省、市、縣三級行政審批事項總量分別再減少30%左右,全面建立管理規範的綜合政務服務體系,逐步推行行政許可、審批“零收費”制度,為建設幸福廣東提供優質政務服務環境和體制機制保障。(《南方日報》8月15日)

  前不久,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強社會建設的決定》;此番致力打造優質政務服務環境無疑是加強社會建設的一著實棋。而行政許可、審批“零收費”更是一個令人無限感懷的幸福硬體。

  行政許可和審批上的收費,在財政概念上叫行政性收費,從國家預算的角度過去稱預算外收入,後來叫非稅收入,但其實質就是政府的一種收費行為。它産生於改革開放之初,其初衷意在彌補一些行政機關公用經費的不足。然而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受部門利益的驅使,行政性收費如脫韁野馬般放縱不羈,它與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一道,其規模甚至超過了國家正常的預算收入。在利益驅使下,幾乎所有的政府部門都依仗自己的勢力範圍,手執收據甚至白條收取費用,民眾幾乎辦任何事都要交錢,企業社會成本被大大增加。毫無疑問,在“服務就是收費、管理就是要錢”的語境狀態下,在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取得巨大經濟成就的同時,政府的收費行為成為我國社會進步的一大梗阻。

  不能説有政府收費的存在就一定不幸福,但是,政府行政性收費的高速增長、廣泛存在和無序分配,顯現出一種社會病態:它削弱了國家財力,使許多正常的社會稅收因為收費成本而抵消;它擾亂了國家“財綱”,使國家財政之外出現成千上萬的“小財政”或“私財政”,打著各自的小算盤經營權力;它扭曲了政府的行政行為,利益驅動下的行政行為與行政目標往往南轅北轍;它攪亂市場秩序,推助腐敗,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社會亂象。《福布斯》雜誌曾在其發佈的“全球稅收痛苦指數排行榜”中把中國排在第二的位置,其實單純就稅收而言,我們的稅負並不高,問題在於與稅意義一致的“收費”形成了額外負擔,又並沒有發揮應有的財政績效。

  這些年來,中央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費環境”,許多地方也“大刀闊斧”地停止收取一些類型的行政性收費,廣州市甚至早年間就提出創建“無費城市”的目標。在我看來,政府的自我革命還需要更猛烈更徹底些,沒有利益陰影的行政行為才能真正做到透明、廉潔、高效。

  記得有過這樣的一則報道,説的是我國一位企業家在澳大利亞開設了一家公司,開業那天,商賈雲集,當地政府的工商、消防部門也派員前來,問主人是否需要幫助。當我們的企業家很為難地問他們是否收費,要收多少時,對方感到十分驚訝:你到我們這裡辦企業就是我們的納稅人,作為公務人員,我們對納稅人只有服務的責任,沒有其他權利。在一個法治的社會裏,只有稅收,才是國家的利益;只有繳稅,才是公民的義務。

(汪朝朝)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政府收費
  • 零收費
  • 收費行為
  • 行政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