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聃:智障女死於“潛規則”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8日 08: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任何一起泯滅人性的事件都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和對生命缺乏天然的尊重比起來,制度性的反省或許更重要。

  這已不僅是觸目驚心,而是令人髮指。河北省安國市中醫院出診救治一名被車撞傷的智障流浪女,進行簡單包紮後將其丟棄至鄰縣境內樹林,該女子第二日被發現死亡。據該醫院解釋,值班副院長在詢問流浪女病情後,顧及醫院利益及病人實際情況,才決定將其“送”至鄰縣博野境內。

  多麼溫情脈脈的“送至鄰縣”,它不由促人想起類似的痛苦事例:為了迎接上級的衛生檢查,或者將轄區內的乞丐“遣送”走;或者命令當地公安部門把流浪者“處理”掉。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冷血舉動:本更應為弱勢者療傷的職能部門卻對他們背過身去,甚至施以暴力;那些“職務行為”下的個體也喪失了最基本的悲憫與人性,成為執行指令的機器。於是,冷漠在不斷地製造悲劇。

  把貧窮當作累贅,這是一種人性之罪,也是不得不接受的沉重現實。不過,智障流浪女之死,關鍵並不在這裡。假如不是智障女,而是另一個“窮人”,在無法支付費用的前提下,安國市中醫院會對他進行救治嗎?答案多半否定。智障女的死之所以愈加讓人意氣難平,只不過是因為她以卑微的身份符號,以及自己的無辜之死,放大了這種貧困者的命運。正因為如此,與其説智障女死於群體性的冷漠,倒不如説她首先死於醫療救治的“潛規則”。

  于智障流浪女之死,這種“潛規則”主要表現在“院前急救”的執行難。儘管根據相關法規,病人送醫,醫院不得坐視不救,但在現實中,院前急救仍未成為一個公益性的公共服務領域。一方面,大多數院前急救的費用偏高,另一方面,由於缺乏法律的剛性約束,追責無力,所以院前急救並不能被“無條件地執行”,常常在費用面前止步。

  一個規則要有效,且讓人自覺地執行,首先它自身必須是明朗而理性的。否則,職業行為與個人道德必將衝擊最底線的正義。回到智障女事件,我們會發現,類似的“潛規則”不獨在醫療救治上。作為智障的流浪女,她為什麼沒有被精神病醫院收治?或者得到基本的社會救助?類似的缺失,讓她不得不流浪在街頭,遭遇並不該發生的車禍。對智障者和流浪者漠視,往往是無人問責的。所以,它們的執行也更多停留在良心的層面。

  任何一起泯滅人性的事件都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和對生命缺乏天然的尊重比起來,制度性的反省或許更重要。對於“送至鄰縣”、“遣送”、“處理”惡劣事件一再發生,最應當的是拷問醫療與救助體制,只要體制不改,更多的“被拋棄者”將難以杜絕。

  □王聃(媒體人)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潛規則
  • 院前急救
  • 智障者
  • 窮人
  • 送至鄰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