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石川:有一種決策叫“拿別人開刀”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3日 13: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濟南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公務車管理一直備受關注。在8月1日公佈的《廣州中心城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方案》中,對於公務車的管理,加上標點符號僅用42個字來概括:“機關單位公務用車配置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積極採取措施,嚴格規範公務車使用管理。”可謂“惜字如金”。此前徵求意見時“5年內不新增公務車”的治堵措施卻被刪除。(8月2日《信息時報》)

  治堵方案中的“5年內不新增公務車”條款轉眼間不翼而飛,這意味著廣州今後每年還要劃撥財政款項來增加公務車,難怪不少市民對治堵新方案十分抵觸、反應強烈。

  緩解交通擁堵是眾望所歸。要治堵,應先拿公務車開刀。究其原因,一是公務車過多。今年年初,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感嘆:“公務車太多了,過去副省長以上才有專車,現在有的股長屁股後面都‘冒煙’”。公務車過濫可見一斑。二是拿公務車開刀名正言順。公務車購置及養護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大力壓縮才能服眾,才能起到模範&&作用。三是學別人要徹底。廣州治堵是參照北京的方案,北京的做法是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車指標,廣州不應選擇性地模倣。

  儘管民眾強烈贊成廣州5年內不新增公務車,但這一良好願望遭遇了冷水澆潑。讓人接受不了的是,一方面公務車很有可能繼續增加,另一方面“適度發展自行車”不見了、“公交車輛運營期限”不提了、“5年內新增3000輛公交車”泡湯了、公交站場數量增加總面積縮水了……廣州市交通委員會發展規劃處處長沈穎還表示,將採取一些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比如用區域、時段差別化停車收費等經濟杠桿引導小汽車的合理使用。這句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將提高停車收費標準等,因為就公眾的體驗來看,但凡運用經濟杠桿的措施,無一不是提高收費標準,“巧妙”地從老百姓口袋裏掏錢。

  如此種種,不免讓人感嘆,有一種決策叫“拿別人開刀”,有一種約束叫“將自己排除在外”。

  公務車能夠縮減,也應該縮減。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2011年公務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等支出原則上零增長,切實降低行政成本,“規範公務用車配備管理並積極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香港特區政府僅用6343輛公務車,就滿足了17萬公務員的出行需求。而截至今年7月28日,88個中央部門完成了“三公”經費公開,這些部門2010年支出決算合計64.49億元,其中“公務用車”支出共計39.67億元,佔已披露2010年全部“三公”支出的62%。這足以説明公務車消耗太嚴重,裁減公務車數量太有必要!

  事實一再證明,掌握著切蛋糕的權力者,一旦有權力先拿蛋糕,就一定不會切得公平。“5年內不新增公務車”這一措施的刪除又一次證明了這一點。制定治堵方案不能由官員説了算,民眾應有權利充分參與,民眾的表達權應得到充分保證。(王石川)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三公
  • 公務用車
  • 拿別人開刀
  • 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