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盛剛:發債建設保障房意味著什麼?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7日 13: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日前,國家發改委《關於利用債券融資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刊發。該《通知》允許符合條件的投融資平臺公司及企業申請發行企業債籌措保障房建設資金。如是,受困資金缺口的保障房建設迎來了新的融資渠道。

    熟悉背景的人,當知這條渠道的開通在當下有多重要。

    截至5月底,今年我國10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任務實際開工率為34%,其中,70%城市的開工率不足30%。但住建部要求各地務必在11月底之前全部開工。這是個硬任務。

    導致保障房開工進度慢的原因有許多,但最現實的是缺錢。據住建部的估測,完成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目標所需資金至少1 .3萬億元,其中中央、省級和市縣政府承擔5000多億元,剩餘的8000多億元要通過社會機構投入和被保障對象以及所在企業籌集。顯然,資金缺口相當大。

    然而,“屋漏偏遭連陰雨”,隨著房市調控,土地出讓金大幅萎縮,地方政府拿錢的便利性和規模性大受影響,同時,還開始了對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債務的清理規範。截至2010年末,政府融資平臺總量超過10萬億,其中有問題的大概有二至三萬億。市場擔心,銀根持續緊縮、地方債務違約增加,債務危機或集中爆發。如此,資金上更是捉襟見肘。

    國家在此時適度放寬保障房融資渠道,意味著保障房融資創新和開拓工作的啟動,也表明對地方融資平臺不會採取斷血措施,這讓曾令人擔憂的融資平臺債務有了喘息之機,也為銀行壞賬風險降低了壓力。此前不久,剛為保障房融資首次發行了504億地方債,如今,再有企業債的放行,雙管齊下,通過引導更多社會資金進入,保障房建設有望提速。而大量保障房入市,不光有助於解決相當一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有利於抑制高房價,還可以對宏觀調控可能造成投資下降有效對衝,防止經濟大起大落。

    促進保障房建設,不但事關民生而且有益經濟平穩發展。而開通新的融資渠道解資金短缺之燃眉之急,自是一件大好事。但不能就此認為保障房建設有了“靈丹妙藥”。其實,《通知》下發,還意味著,要把好事做好,有許多工作要做。

    首先,發行企業債,吸引社會資金,説到底就是向老百姓借錢建房。保障房建設公益性強、賺錢效應少的事實明擺著,利息的高低,風險可控與否,人們自會考量。因此,面對5%—6%的通脹率,如何使利息定的既對社會資金有吸引力又穩妥,是門學問。安排不當,企業債的發行必然大打折扣。

    其次,發改委允許地方融資平臺發行企業債,固然有利於解決保障房面臨的資金短板問題,短期內也可以緩解地方債務,但欠債終歸要還。當前,地方投融資平臺面的債務的壓力已經比較大,保障房本身的盈利又十分有限,發債必然要對今後的承受力與潛在風險予以考慮。因此,如何利用融資平臺處理好盈利項目和非盈利項目的關係,如何選擇運作規範經營能力強的融資平臺發債而非一擁而上,未來如何還本付息,這些都必須安排週全。不然,要麼是地方融資平臺或者相關企業沒有發債的積極性,要麼最終留下個爛攤子,讓投資者受損或者由國家兜底。

    最後,對募集資金使用的監管能否到位,直接決定著融資的實際效果。考慮到我國地方融資平臺業已存在的諸多問題,發行企業債必須未雨綢繆,對資金使用進行透明化管理,通過嚴格監管,確保保障房企業債券融資資金專款專用,堵住保障房企業債被濫用、挪用的制度操作漏洞,以防其尚未放行就已把危機的種子埋下。(盛 剛)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保障對象
  • 融資平臺
  • 建設任務
  • 通知
  • 地方債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