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馬滌明:大企業為何能綁架奶業國標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1日 14: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日前牛奶行業舉辦的內部研討會上,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認為我國現有的奶業標準全球最低,主要是因為被個別大企業綁架;而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達木德則認為,制定牛奶質量標準要從國情出發。業內資深專家建議,中國應該大力提倡巴氏奶,消除現有常溫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6月19日中國廣播網)

  乳品企業按照2.95國標來執行,很多牛奶都要倒掉。農業部從國情出發,照顧最大多數奶農的利益,把標準降低了一下。就是説,中國奶業的國標是“削足適履”的——北方大部分地區生産的牛奶蛋白質含量達不到2.95,不符合高標準的國標,所以國標只能反過來適應這種“國情”?

  我們姑且認可這樣的“國情”,然而仍有一個疑問,外加一個不好解釋的問題。疑問是,北方産原奶蛋白質含量不達標這個“國情”,與低標準的國標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是原奶的“國情”制約了國標,還是寬鬆的國標影響著原奶提質的動力?但不管怎麼説,有一個可行的好辦法,卻可能因為低標準國標的存在而被忽視,那就是集約化養牛,可以克服散戶飼養造成的奶質低劣問題。但是,如果收購散戶原奶的成本更低,且國標還能幫忙降低原奶品質標準,我估計大多數乳品企業寧願收購散奶,而沒有投資建設牧場的積極性。

  乳品行業的兩位大哥——伊利和蒙牛,其實都是有自己的牧場的。只是,它們的牧場生産的原奶遠不能滿足生産所需,這難免會讓我們産生一點想法:大企業為何不願投資更大的牧場以解決原奶品質等問題?與低標準的國標有無關係?而牧場所産的優質奶源所生産的優質産品,是照常供應市場了,還是就為用來搞“專供”的?

  國標與“國情”,或許更像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説不清,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如果國標必須照顧“國情”而“削足適履”,原奶品質便不好與國際標準接軌。

  再説那個不好解釋的問題:依王丁棉所説,中國乳業行業標準被個別大企業綁架,修標時,百分之九十五的專家意見未被採納,卻是伊利、蒙牛這樣的大企業自己參與標準的起草。若屬實,這便成了笑話——生産者居然“兼職”立法者,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行業標準與企業利益相“勾兌”,如此出來的“國標”沒有問題才怪。

  或許,乳業國標上附載著一些所謂“經濟發展”之類的問題,這種問題才是真正的“國情”;抑或是,在某些人的價值理念中,暫時的所謂“經濟發展”問題總是高於消費者利益、國民健康等等?(馬滌明)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國標
  • 國情
  • 奶業
  • 經濟發展
  • 大企業
  • 勾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