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思敏:黑吃黑的假文憑交易為何屢禁不止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1日 11: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北京海淀區檢察院從1月至5月,共受理利用國外假學歷實施的詐騙犯罪7件,涉33人,涉案金額達796.8萬元。受害人分佈在全國各地,達339人。犯罪嫌疑人傍名校開設培訓公司和辦公地點,承諾不需要上課和考試就能拿到美國大學博士文憑。(中國青年報6月20日)

  自唐駿深陷學歷門後,“克萊登大學”文憑疑雲如陰霾籠罩社會一部分人,他們不能預料何日把柄被抓,懼怕失去目前所擁有的名譽、地位、職務和薪酬。那麼,為什麼他們仍要鋌而走險,游離于道德底線與功成名就之間?

  一切都與假文憑所帶來的急速致富與成名的巨大利益有關,而緊緊圍繞在這一交易市場中的參與者,無不各取所需,悠然于法律監管與追責之外,而這一龐大利益群體已緊緊抱團,大有撥出蘿蔔帶出泥般同生共死的悍然與無懼。

  我想説的是,文憑不一定能反映能力,有時候,文憑還不能跟能力成正比。但是,在一個崇尚成功、浮躁冒進、只想省事和快捷達標的社會,文憑無疑是最容易辨別一個人能力的捷徑,也就是説,無論是招聘、挑女婿,在可選擇資源那麼多的情況下,文憑最具先聲奪人之效。

  於是,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報道中的高管,都急於用文憑證明自己,迫切需要獲得認可,至於是否親身在校讀書,能不能感受名校的學術氛圍,他們不在乎,因為無知與自卑,他們底氣不足,所以明明一眼看穿的騙局,他們毫不猶豫地花錢買文憑。有需求,有市場才能産生不法者及其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的高級騙術。

  巨大利益不斷吸引高智人群,正如報道中所説,“由於犯罪嫌疑人是以辦學名義進行詐騙,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涉案的犯罪嫌疑人中,1人具有博士學歷,3人有碩士學歷,其餘的也大多具有大專以上學歷。”這更説明,在利益驅使面前,無論人自身學歷多高,多有覺悟,依然不可避免冒風險違法。當然,違法成本太低,或者懲戒力度太小,也是誘因。(李思敏)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假文憑
  • 犯罪嫌疑人
  • 交易市場
  • 名校
  • 學術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