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馮海寧:高爾夫禁令何以變雞毛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1日 0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國務院自2004年開始陸續叫停新高爾夫球場建設,但從2004年至今,全國高爾夫球場從170家增至600家,意即禁令後新建了400多家。而目前全國正規審批通過的高爾夫球場只有10家左右。(6月20日《人民日報》)

  建一座標準化高爾夫球場要佔地1500畝左右,除了“土地國情”不允許,這項有著富人專屬特性的運動場地,也會加深社會貧富裂痕。但這些都阻止不了高爾夫球場野蠻生長,禁令在現實中變成了“雞毛”。

  據悉,高爾夫球場越禁越多,是因為違規球場大多打著體育公園、綠化項目等旗號來建設,以偷換概念逃避禁令。然而,如果監管者認真落實禁令,縱然違規球場有七十二變,恐怕也沒有一個高爾夫球場可以建成。高爾夫球場禁令變“雞毛”,其實有多種原因:

  首先,監管者“禁而不管”縱容了違規。誰出臺禁令,誰就要對其負責到底,但事實是,國土部門在口頭上三令五申,實際行動並不多見,即便去年掀起了土地問責風暴,最終似乎也沒有問到高爾夫球場上。

  儘管國土部門查處過浙江、內蒙古、遼寧等幾起高爾夫球場案件,但只查處了幾起,禁令後卻新增400多家,僅北京周邊的高爾夫球場面積就相當於5個宣武區的面積,它們就在國土部的眼皮底下,似乎未見主動查處。

  其次,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投資商、開發商,都存在嚴重的媚富思想。地方政府暗地裏支持高爾夫球場建設,無非是想多得土地收入,吸引富人投資,拉動GDP增長,以便為政績“塗脂抹粉”。而投資商、開發商看好高爾夫球場前景,是因為從富人身上好賺錢。

  有的地方高官甚至擔任當地高爾夫球協會主席,而經常免費打高爾夫球的官員也不在少數。地方政府和官員個人好處多多,他們當然會千方百計支持高爾夫球場建設、充當保護傘了。

  再者,從香港經驗來看,我們對高爾夫球場缺乏嚴密的監管體系。據報道,香港建高爾夫球場要經過規劃、地政、康文、民政、水務等部門的嚴格審批,還要考慮社會意見,等於要過“六關”,而內地卻容易被“下有對策”突破。更離奇的是,上到某些部委下到村委會,都自行審批過高爾夫球場。

  為此,更要有嚴厲的罰則,應問責地方官員、讓高爾夫球場恢復原狀、進行經濟處罰,甚至用刑罰來懲罰主要責任人。(馮海寧)

   

搜索更多 雞毛 高爾夫球場 的新聞 更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