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什麼車走在路上最逍遙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4日 09: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本週一《廣州日報》消息説,昨日,廣州環保NGO“拜客廣州”發佈了《廣州自行車出行制約因素及改善建議》,僅有15%的廣州人在使用單車,其中以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居民為主,將單車作為工作用途者不足17%。而同日《新京報》消息説,深圳規定從6月6日到12月5日,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有網友提出,四部門年初下發通知,對電動自行車行業的政策要求是引導而非簡單禁止。

  一個歷史上的自行車王國,集體拋棄了自行車,在超級擁堵與超高價油的鬱悶中一路狂奔。NGO的調查結果是,“公眾不願意騎車出門有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目前大眾認為騎車是落後貧窮的象徵,私家車和高檔汽車才有面子”。順著這個結果,我們當然需要給公眾上上課,比如暢想一下綠色生活、談談地球責任。但如果將這個結果作為追溯原因的抓手,恐怕就不會如此單純而快樂。

  自行車在城市生活中的卑微弱勢,是伴隨著城市化的風光而來的。自行車的昨天,就是電動車的今天;自行車的今天,也就是電動車的明天。儘管幾乎沒有一個城市以公告、政策的嘴臉鄙夷自行車的寒酸,但路政設計的取捨還是很有傾向性的,試問一條馬路上還有多少自行車車道?至於今天的電動車,禁令直指安全問題。2011年3月,公安部、工信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四部委下發了一道通知:要求限期淘汰在用“超標”電動自行車。但判定是否“超標”的標準,仍是12年前出臺的已被公認過時的電動自行車老國標。更令人生疑的是,提及超標車的安全,媒體引用最多的是央視近日報道,譬如2009年,電動車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數約3600余人,較之2004年增加了約6倍——這一數字乍看很是驚人,然而,“從2004年到2009年,中國電動自行車銷售近1億輛”。車的數量增加了18倍,而死亡人數為6倍,這究竟是危險增大還是安全提升?

  城市不愛昨日的自行車、不愛今日的電動車,可在需要領導作秀時“描眉畫眼”的自行車,在名商富賈的健身房裏的自行車,哪一輛不是公共政策的大愛?電動車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是因為擁擠的電動車令管理者大傷腦筋,誰會自我分裂地一邊説環保低碳一邊恨之不亡?

  自行車之死,死在無路可走;電動車將亡,很可能亡在政策歧視上——殊途,而同歸。至於路權或程序正義云云,徒具爭論的意義。據説哥本哈根早在1995年就推出了“城市自行車”的自行車短期租賃計劃,而法國巴黎市政府在2007年夏天也引進了一項“自行車城市”方案,當年年底就有2.06萬輛自行車散佈在巴黎市內新建的1450個自行車租賃站;就在前兩天,英國前任駐俄羅斯大使撰文表示,俄總統梅德韋傑夫與總理普京還在公園進行自行車比賽……

  什麼車走在路上最逍遙?這不僅僅關乎詩意、權責,還關乎我們對公平與正義的思考。因為車與路的關係,説到底還是人與資源的關係。

(鄧海建)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超標
  • 安全提升
  • 拜客
  • 自行車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