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新京報社論:雙匯“代人受過”?三鹿當年也這麼説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9日 09: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雙匯掌門人萬隆稱,“瘦肉精”事件與“三聚氰胺”事件,有著本質的區別,“瘦肉精”事件是上遊産業鏈中養殖環節出現的問題,濟源雙匯的豬源是在流通環節因為把關不嚴流入的,“瘦肉精”是別人所為。

  另據報道,儘管該公司已經為濟源雙匯向公眾道歉,但在多個場合,雙匯集團高管卻強調自己是“代人受過”,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生豬養殖業秩序混亂和動物檢驗檢疫標準“過於寬鬆”。

  這種觀點的實質就是,將責任幾乎全部推給了政府和養豬戶們,而號稱“十八道檢驗,十八道安全”的雙匯,則是“盡職、盡責”的,甚至還有些“無辜”。這種觀點似曾相識,當年,三鹿的負責人一開始也是這麼説的。

  2008年9月11日,三鹿事件被媒體報道,三鹿集團當日曾回應稱,“三鹿是奶粉行業品牌産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産,産品質量合格。”

  當然,公眾也不會忘記,三鹿還曾經得出結論,“是不法奶農向鮮牛奶中摻入三聚氰胺造成嬰兒患腎結石,不法奶農才是這次事件的真兇。”

  事件才剛剛過去不到三年,竟然有著名企業以相似的口吻,進行同樣的自我辯駁,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瘦肉精”事件之所以發生,有地方政府監管的問題,也有行業自身的問題,涉事企業的責任不容推託。雙匯作為這個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之一,萬隆作為雙匯的掌門人,對這個行業中存在的問題不會不了解,也不會不知道“瘦肉精”的“行情”。強調別人的責任,並不意味著自己沒有責任。

  萬隆説,“雙匯不會成為第二個三鹿。”公眾其實也不想讓雙匯變成三鹿,也無意讓雙匯像三鹿那樣破産,但是,也絕不容許雙匯避重就輕地回避責任。然而,從雙匯掌門人到雙匯高管們的言行,卻讓人擔心,在“瘦肉精”事件的調查和善後中,責任追究能不能到位。

  萬隆在接受採訪時説:“3月份減少各類稅收8500萬元,給地方財政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裡的話外音,值得揣摩。知名企業和地方政府之間存在“共同利益”,這往往讓很多地方政府在面對此類事件時,第一反應不是如何維護公共利益,而是如何“保護”涉事企業;不是如何對相關企業嚴厲整頓,而是如何採取措施“止損”,將事件對企業和地方利益的衝擊降低到最小。這也讓一些企業,或者百般狡辯,或者對公眾虛與委蛇。因此,公眾也擔心,在“瘦肉精”事件中,當地政府為了保住稅收,會不會與涉事企業暗通款曲,最終,大板看起來高高舉起,實際上輕輕落下。

  人們注意到,針對河南“瘦肉精”案件暴露出的問題,國家農業部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食藥局等部門啟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而這項整治行動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恐怕就是如何追究雙匯等企業的責任。追責並不是為了讓有關企業破産,但是,如果像“瘦肉精”這樣震動全國的食品安全大案,追責不能徹底,如何挽回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期待,這項長達一年的專項整治行動,先從匡正政府、企業以及養豬戶各方的責任倫理入手,讓責任歸位,讓監管到位,讓這場和“瘦肉精”之間長達十年而未見勝績的“戰爭”早日結束。

■ 社論 原題:雙匯真的是在“代人受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