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潘洪其:更要從“爆炸謠言”中汲取教訓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2日 10: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摘要:要改變一些群眾“寧信謠言不信政府”的“偏見”,政府必須改變對於“謠言”的傳統觀念,並拿出最大的理性和誠意,用及時、全面的公開信息戰勝各種不實傳言,用切實有效的公共服務重塑自己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2月10日淩晨2點,有人傳言江蘇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化工園區有化工廠將發生爆炸,在陳家港、雙港等鎮區造成恐慌,大量居民離家外出,道路嚴重擁堵,4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經查實,“化工廠將爆炸”原係謠言,當地警方正在追查造謠惑眾者。

  一則謠言引發一起大規模恐慌事件,導致社會秩序混亂、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這是一個誰也不願意看到的悲劇。當地政府發佈消息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高度重視這一事件,在得知情況後的第一時間,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同時通過手機短信、政府網站、電視、電臺及時向社會公佈事件真相”,云云。聽那口氣,似乎在整個過程中,唯一的罪魁禍首就是那個(或幾個)炮製“化工廠將爆炸”謠言的人,政府最要緊的就是儘快查清謠言的起源,以正視聽;只要將造謠惑眾者抓獲歸案繩之以法,就算是對事件進行了妥當處理,並能對當地居民作出負責任的交代了。

  然而,問題哪有這樣簡單?這起社會恐慌事件的確發端于謠言,但謠言與謠言有所不同。一種謠言的源頭是純粹的假信息,編造謠言者心懷故意甚至惡意,理當被追究法律責任,受到應有的懲處;另一種謠言的源頭則有真信息的成分,只是在傳播擴散的過程中被逐漸放大、變形、扭曲,以至完全成為虛假信息,無論是最初發佈消息者,還是之後的口口相傳者,都未必懷有多大的故意和惡意,因此不應成為“嚴懲”的對象。

  具體而言,引發響水縣群眾恐慌的“化工廠將爆炸”謠言,很可能屬於上述後一種情況。據報道,當天淩晨確有不少群眾聞到刺鼻的氣味(當地安監、環保等部門至今未查清氣味從何而來),如果有人由此擔心“化工廠將爆炸”,是很自然之事。加之陳家港化工園區是一個化工企業集中區,去年11月曾發生一起氯氣泄漏事故,造成30人中毒,2007年11月更是發生一起爆炸事故,至少造成7人死亡、數十人受傷。陳家港、雙港等鎮區居民點距離化工園區不遠,既然園區有毒氣泄漏和爆炸事故的“前科”,當地居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有風吹草動就人心惶惶如臨大敵,也是很自然之事。最初編造謠言的那個(或幾個)人,如果正是由刺鼻的氣味和此前的事故而産生“化工廠將爆炸”聯想,這算是多大的過錯呢?

  反倒是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亟須就這起事件進行深刻反思,從悲劇中汲取沉痛的教訓。首先,淩晨2點開始即有大量居民離家外出,政府稱“在得知情況後的第一時間,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卻不言明究竟是在何時“得知情況”,“第一時間”又是幾點幾分。種種跡象表明,較之當時事態的發展,當地政府的反應明顯滯後,所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其實是一個籠統的掩飾之詞。其次,政府還應當反省,化工集中區與居民區比鄰而居,這種佈局是否科學?鋻於已經發生多次事故,是否應當立即進行佈局調整?再有,這次“爆炸”儘管只是一場虛驚,但假如爆炸事故真的發生或即將發生,政府是否有能力迅速組織居民安全疏散?

  最尷尬的問題還在於,面對“化工廠將爆炸”的傳言,居民們為何不是堅信“政府不會坐視不管”,不是堅持等待政府的“權威聲音”,而是輕易聽信謠言併為之“盲動”?要改變一些群眾“寧信謠言不信政府”的“偏見”,政府必須改變對於“謠言”的傳統觀念,並拿出最大的理性和誠意,用及時、全面的公開信息戰勝各種不實傳言,用切實有效的公共服務重塑自己的權威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