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相關新聞:
[視頻]30位學者上書國務院建議放鬆“異地高考”
“異地高考”政策破冰 13省市明確表態方案年底出臺
北京市教委11月15日在回復非京籍家長的“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中表示,北京異地高考方案原則上將於2012年年底前出臺。
異地高考,在不少異地工作的家長多年的奔走呼籲下終於將成為可能,這一政策改變實實在在地弱化了戶口在大學招生時對不同地域起的歧視作用,無論是對於保障人民自由遷徙的權利,或是增加人口等勞動力要素的流動,以及提高大學招生的公平性,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不過,雖然這一政策的大方向確實是好的,但其在執行層面若要落到實處,仍有幾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在異地高考被提到政府議事日程之前,致力於打破各種權利、福利戶籍限制的政策措施已經有過一些,如異地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不過從實施一年多來人們的反映來看,異地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給人提供的實際方便有限。普通人在異地申請辦理護照所需的材料有:戶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證、暫(居)住證,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在就業地連續一年以上繳納社會保險的證明。且不説在外打工的未必會帶戶口簿,光説暫住證,由於辦理暫住證好處不多反而平添不少手續的麻煩,其成本—收益不成比例,大部分在大城市的外來務工者實際上都沒有暫住證。所以對於多數外來務工甚至經商者來説要異地辦護照並不太現實。甚至連“一年以上繳納社會保險的證明”這一條,都有人反映明明已經連繳三年,也能夠提供證明,但在公安部門的系統中始終顯示“社保繳費未滿一年”的情況。
既然此前的“異地”政策並不理想,那麼對於即將出臺的異地高考,同樣很難對它不抱有出現類似狀況顧慮。我們可以想見,申請參加異地高考可能需要的材料大致會有:孩子的戶口本、曾在當地長期就學的證明,父母(很可能是雙方)的身份證、暫住證、連續繳納當地社保若干年的證明等等。當下,公民的各種信息在政府不同部門存在不連通的情況,因此提供上述各種材料的時候往往可能大費周章,也不排除會面臨不同“有關部門”推諉扯皮的情況。再聯想到前段時間一些媒體曾報道的辦理準生證和批准生二胎手續之困難,也能知道這樣的擔憂並非多餘。
本質的問題在於,實施異地高考仍然相當於正式規則之外的“開個後門”,因此需要比走正常高考程序增加審批手續。然而目前一些低效率的審批手續就成為這扇門打開後橫在外地家長面前的又一道不該有的障礙。
突破戶口藩籬,削弱戶口的作用而實現人民基本權利不受地域限制,本身就是社會管理創新的趨勢所在。在戶口制度下,“異地”政策的實現需要一些額外走一些審批程序,也不算意料之外的事。但是如果這樣的制度成本過大以至於造成這樣的惠民政策形同虛設,或使本想造福的人群“好事太多磨”,那麼顯然有悖初衷。簡化甚至取消部分審批和流程,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是各種制度創新的基礎,方能讓日後所有的本意不錯的制度創新不會由於“卡審批”而淪為廢紙。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