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相關新聞:
[視頻]博士離開科研執教中學 導師稱國家投入白費了
據報道,清華大學自動化係一名博士四年級學生突然放棄留校繼續做科研的機會,與北京一所重點中學簽約做數學老師。其導師,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程代展陷入困惑,他在博客上寫下3000多字的長信《昨夜無眠》,表達惋惜與困惑。然而得到的回答是“我已經厭惡科研了。”
雖然“博士新星逃離科研”這樣的描述似乎有些嚇人,但只要設身處地地考慮,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的人恐怕不在少數。小時候,孩子們的理想往往是“科學家”。但等到長大了,每個人都面臨著柴米油鹽房子車子的生存壓力,理想早已不是擇業的首要考慮,甚至不是考慮之一。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科研崗位與其他行業的收入差距也越來越大。
根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10年高等教育從業者的年平均工資是39283元(月薪3274元),而同年中等教育從業者的平均工資是37762元(月薪3147元),差距不大。再考慮到中等教育有大量位於欠發達地區和農村的從業者拉低了平均值,而高等教育機構基本都位於大中城市,大城市的中學教師的工資待遇恐怕還要在重點大學教師之上。再考慮工作壓力,中學老師雖然也有學生成績和升學率壓力,但總體上工作節奏穩定,有基本的寒暑假保證;但對於高校教師,尤其是講師、副教授一級還在為職稱奮鬥的來説,沒有寒暑假,拼命做實驗發文章是常態。兩相對比,視野稍廣又並非堅定立志科研道路的人,不太願意在科研圈子裏堅持下來實在是太正常的事情了。
對於這些博士研究生來説,他們還未畢業,卻早已體會到了科研的壓力。在目前的高校,大部分研究生、博士生實際上是“導師的勞動力”,去實驗室如同上班,“加班”司空見慣,寒暑假時間極短,只為了發文章和拿到學位文憑。這樣的環境令人産生“疲勞”、“厭惡”不足為奇。而如果一旦留校任教,除了少數海歸精英,大部分人仍然要面臨發表文章、升級職稱,申請科研經費等壓力,而這些過程還伴隨著並不鮮見的各種學術權力的勾心鬥角,絲毫不比研究生更輕鬆。
其實,頂級高校博士逃離科研圈早已並非個案。據相關報道,在程代展老師的博文《昨夜無眠》發出後不久,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海霞,也在其博客中發表了一篇博文,表示理解程代展老師所面臨的困惑。她在博文中稱,自己經歷過兩個學生的“叛逃”。其中一個,在考上了研究生之後,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最終儘管沒有畢業,但是卻成為了一所著名培訓學校的創始人,成為了非常著名的奧數輔導老師。而另外一個學生,在張海霞幫其聯絡好去美國讀博之後,最終選擇了能夠“掙錢多、掙錢快”的五道口學院。
在博文《昨夜無眠》中,程代展院士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在他看來,這位學生“有天賦”也有能力,理所應當繼續科研。然而,早已站在學術圈頂端的程老師也許並不體會得到他的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和困惑。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早已不是光有理想就能讓人奮鬥一生的時代了。這些科研的指導者和高校的管理者們,必須正視這樣的現實。要讓研究生和青年學者們都能感到樂觀,才能保證科研事業的美好前景。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