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380

央視網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消費主義時代的節日文化

深度 撰稿 馮超 2012年9月30日 07:00

央視網特稿 一年又一年,又逢中秋。中秋節成為法定節假日後,人們的期許增多了,但現如今,人們又不禁感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離我們漸行漸遠。無論是中秋、端午,還是過年,人們總覺得很難再深切品嘗傳統的味道了,端午節、中秋節成了“粽子節”、“月餅節”。這個時代,食物和禮物成了節日僅存的符號了嗎?

什麼才是傳統節日的味道?

中國傳統節日原本內涵的消解是普遍性的現象

傳統節日是什麼?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有深切的文化淵源,中國傳統的主要節日,最早可能源於四時之祀、神鬼之祭,源於古代民族對與歲時、農事、人文等有關的天地日月、四時變化、神鬼祖靈等的崇拜。這些節日大多以神話演繹,大部分傳統節日,都與祈禱、祭祀、占卜等有關,並且有相應的飲食文化和娛樂活動,這些都是傳統節日的符號,而節日就是各種類型的符號的集合體。

不難發現,所謂節日傳統的內涵是動態的,是隨著時代在變化的。很多傳統節日到現在還佔有一定的位置,如中秋、端午,不必贅言;也有不少雖然保留著名字,但已無更多節日內涵,主要作用僅限于表示時令,如冬至等,宋王懋《野客叢書》記載:“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節為七日假,謂前三後四”,今日冬至較之宋代的重要性,已經大相徑庭了;還有一些節日,只存在古籍之中了,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載,正月五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正月晦日,以芭蕉船送窮”,這個已經消失的節日被稱為“送窮日”或“迎富日”。

自鴉片戰爭至今,雖然歷史跨度不長,卻是中國受遠離本土的西方經濟、文化等影響最為深刻的時代,節日文化也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變化極為明顯。現代化道路上的國人,不禁感嘆,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端午節、中秋節成了“粽子節”、“月餅節”,傳統節日似乎只剩下外殼,傳統文化符號所剩無多。

西方文化的衝擊?並不準確,聖誕節也在“背離”傳統

節日的傳統的消解,究其原因,很多觀點將其歸咎為西方節日文化的“入侵”:人們越來越偏愛“洋節”,故而傳統節日被冷落。這麼推論有一定道理,畢竟聖誕節、情人節這類“洋節”的受眾越來越廣。但是,必須注意到,對西方人來説,現在的聖誕節等節日,同樣也在被消解著傳統。

十四世紀,羅馬主教宣佈在12月25日慶祝耶穌誕辰,從那時起的大部分時間,聖誕節都是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息的節日,甚至略帶嚴肅性,互贈禮物也不是傳統;早期的聖誕節,與現代契合的最多是家人團聚。直到19世紀,一些人將這個節日改造成一個注重互贈禮物的家庭內部聚會,於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購買禮物,這使得慶祝聖誕節的方式産生了“戲劇性”變化。1867年,紐約梅西百貨公司第一次在聖誕前夜開張到午夜;1874年,梅西公司第一次在櫥窗裏設置了聖誕主題展品,而後其它商家紛紛效倣,類似的聖誕促銷手段和活動就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洋節”在中國越來越熱

與中國人感嘆中秋節成了“送禮節”類似,西方也有呼籲聖誕節回歸傳統的聲音。起源於加拿大的“聖誕無購物運動”,號召人們在聖誕節期間不購物,或只購買少量必需的物品——此舉旨在挑戰並試圖改變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這個運動現在已經擴展到幾十個國家的民間,其中一位支持者説:“我們製造了太多,買了太多,又扔了太多,而聖誕節的商業銷售只能使這種情況更加糟糕,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從中脫身。”

消費主義的時代,不管中外,傳統節日都在成為刺激消費的符號

節日在變化,但節日的符號屬性不會變,只要節日還在那裏,它就是為了表達什麼而存在。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都在現代化過程中,被賦予消費主義的符號。西方現代化的腳步早于中國,多已經進入後現代主義時代,他們的聖誕傳統內涵被消解也更早,“洋節”到真正較廣泛影響中國時,消費主義已經是聖誕節的重要符號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如西方聖誕節等,同樣走著被消費主義符號化的路徑,所以西方文化的“入侵”只能説是外部表象,更加具有決定性的是現代化和消費主義潮流。

按照西方現代化發展脈絡,現代化過程中,前現代化時期,由於工業發展水平制約,傳統的以節儉、樸素等為特徵的消費觀念、相應的消費物品和消費方式佔主導,當社會逐漸進入後現代主義時代時,就會由以生産為中心向以消費為中心轉變。這個時候人的主體性地位與價值往往被消解,符號成為了統治時代的工具,法國社會家讓•鮑德里亞認為消費主義正是一種後現代化的現象,消費主義時代已經到來了。

消費主義消解著傳統,但又再重構節日文化內涵。消費主義的時代,節日被賦予濃厚商業色彩的標簽,但這不是影響的全部。消費社會的文化理念,一方面的確在消解著文化傳統,商業性更多地替代節日的傳統內涵,另一方面實際上又在重構著傳統,讓傳統煥發出新的內涵。人們感慨年味變淡,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現代社會,人口流動性的增大,反而讓人們對過年等節日比過去更加看重,親情等觀念更加深化,這一層面上,其實是對傳統內涵的加強。

向後現代化轉變的過程中,消費主義呼喚傳統的回歸

消費主義表徵之一是浮誇的商品形式和節日形態,消費對象不僅僅是商品的使用價值,還包含著多餘的那部分,即附加在商品上的各種本不屬於商品本身價值的東西,過節“禮尚往來”之後,這種浮誇消費給人們精神帶來的空虛感成為這個時代的通病。

美國社會學家馬爾庫塞認為,處於消費主義社會中的人,往往被商家用“虛假的需求”加以誤導,節日成為商家演繹消費主義的最好時機,傳統節日,或者任何“能過”的節日,都是促進消費的契機。當然,這不能完全歸咎於商家,節日給的機會是雙向的,畢竟“節日經濟”、“禮品經濟”都不是一廂情願的事,“禮尚往來”自有其原由。

當然,也不必陷入對傳統的消解或現代化帶來的弊病的悲哀之中,物極必反,後現代主義之後,恐怕唯有對真正傳統的呼喚才能平復人內心的躁動,破解現代化的節日迷途,社會必然內生出一種力量,讓傳統以適合當代的新形式回歸。

專欄作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傅蔚岡,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財産法、城市化與政府監管。對中國的城市化和農地徵收制度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學術刊物和公共媒體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75期:孤有所養的中國難題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第374期:黃燈新規,習慣之爭非規則之爭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第373期:中國夢:每個人豐滿的現實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第372期:日本糾結的強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第371期:美國夢:鴻鵠志遠 天道酬勤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第370期:求索俄羅斯:東方還是西方?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第369期:國家精神之:德國的理性與激情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第367期:大和魂,糾結的強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第366期:安倍晉三,不只是“右翼”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