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記者 王磊)春聯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瑰寶,千百年來承載著歷史長河中的無數文化精華。品春聯,不光是審美享受,還能在很大程度上讀懂這個了不起的民族。
春聯發展史:從驅鬼避邪到迎喜接福
春聯是對聯(又稱對子、楹聯)的一種,也叫門對、春貼、桃符等,在我國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傳統,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一種特有的文學形式。新春時節,春聯與鞭炮、喜筵相隨,為人們的喜慶節日平添幾分歡樂和吉祥。
春聯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公元前476—前221年),而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934—965年)。
“最早的春聯,出現在戰國時期。”廈門文史學家郭坤聰説,那時的人們會在門旁懸挂竹木板,再用朱色的筆描上字,起避邪之用。後來,又有挂桃木、上書黑字作為春聯。到了明代,人們用紅紙板代替木板書寫春聯。清代以後,人們則開始在普通紅紙上寫上黑字作為春聯。
春聯最早是由桃符發展而來的。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南朝《荊夢歲時記》記載,每逢歲時,人們便挂桃符神像來驅鬼避邪、迎喜接福。這是春聯的萌芽。
五代至宋朝時,桃符上的神像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聯語,驅鬼避邪的意味少了,迎喜接福的色彩濃了。《茅亭客話》記載:後蜀後主孟昶曾寫了一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的對子,是我國最早的對聯。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的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
古人對春聯的內容和形式頗有研究。因為春聯的格式起源於我國的古典詩詞,因而最初的春聯要求像律詩一樣講究嚴格的字句相等與平仄對仗,即上下聯的每個字都應要求其聲調呈陰陽平仄相對,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書法墨寫,所以古代文人視春聯為一種既高深又典雅的藝術創作。對聯多以五字與七字盛行,此與取源自古詩“五言”與“七律”很有干系,其他對聯有六字、八字,九字亦常見。
宋代受詩詞的影響,對聯在對仗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大詩人陸游就曾為自己的書房題聯:“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話流年”。
明代對聯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史載朱元璋建都南京之後,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門第,須加春聯一副”,他本人也&&寫了一副對聯送與大將徐達:“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由於皇帝身體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愛,春節貼春聯便作為風俗習慣廣為流傳。
清代是對聯的繁榮期,後來白話文興起,對聯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文學家蒲松齡曾為自己寫下座右銘:“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林則徐擔任兩廣總督時,查禁鴉片,積極抗英,在總督府衙門親書自勉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古典文學中的對聯:蛋糕上的櫻桃
對聯之美在於對稱、對比和對立統一,歷來受到中國文人的青睞。他們不僅在生活中視聯句為雅趣,還在文學作品中留下了大量或膾炙人口、或意味深長的佳對。包括春聯在內的各式對聯集中體現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形式美,而且為文學作品增色不少。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卷八《三朝元老》中寫了兩句頗值得玩味的諷刺聯:“某中堂,故明相也。曾降流寇,世論非之。老歸林下,享堂落成,數人直宿其中。天明,見堂上一匾雲:三朝元老。一聯雲:‘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不知何時所懸。怪之,不解其義。或測之雲:首句隱‘忘八’,次句隱‘無恥’也。”蒲松齡生於1640年,那時還是明朝崇禎年間;卒于1715年,已是清朝康熙末年。學術期刊《蒲松齡研究》指出,學術界認為,他罵的是歷仕“大明”、“大順”、“大清”三朝的孫之獬,諷刺其朝秦暮楚。
清代偉大小説家曹雪芹更是在《紅樓夢》裏寫下了大量優秀對聯。第五回中有這樣的精彩描述:“一時寶玉倦怠,欲睡中覺……當下秦氏引一簇人來至上房內間,寶玉抬頭看見是一幅畫挂在上面,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圖’也,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及看了這兩句,縱然室宇精美,鋪陳華麗,亦斷斷不肯在這裡了……説著大家來至秦氏臥房。剛至房中,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寶玉此時便覺眼餳骨軟,連説‘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雲:‘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紅樓夢》中經典的對聯不勝枚舉,除了上述兩處,再略舉幾個例子:“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幽微靈秀地,無可奈何天”;“新漲綠添浣葛處,好雲香護采芹人”;“天地啟宏慈,赤子蒼頭同感戴;古今垂曠典,九洲萬國被恩榮。橫批:顧恩思義”;“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每個對聯,背後都有一段難以盡言的故事,煞是好看!
從春聯看時代:小聯句,大文章
人們在春聯中或祈福,或勵志,或咏史,或調侃,有時也對當下的社會背景進行評説,表現出濃厚的時代色彩。這一趨勢在中國近現代愈發明顯,人們能從春聯中讀到時代的風雲變幻。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持續動蕩,各種思想和勢力展開拉鋸戰。在這一背景下,20世紀20年代,湖南某農村有這樣的春聯:“和為貴,三民主義指導革命;鬥則勝,一切權力收歸農會”。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中華大地普天同慶。南京一家報紙“徵對”,結果揭曉時,最佳作品為:“中國捷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橫批是“抗戰勝利”。“捷克”在這裡是“戰勝”的意思,“重慶”是“再次慶祝”的意思,“成都”是“成為首都”的意思。中國戰勝了日本,南京得以再次慶祝成為首都。
新中國成立後,某地農村百姓用這樣的春聯表達喜悅之情:“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受當時宣傳影響的人們曾興奮不已:“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改革開放以後,很多商店都挂副對聯,希望發財致富:“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如今,中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追求幸福與和諧:“平安富裕小康日,歡樂和諧中國年”。
春聯文化就像陳年的美酒,值得我們靜心去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