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英語考試改革方案形成始末

2013年12月10日 22:46

央視網(記者王磊 報道)近日,中國教育部制定完成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宣佈將探索“外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由學生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業內人士認為,英語高考改革正逢其時,也是在為全面打破“一考定終身”的應試教育模式探路,意義重大。

全民學英語,卻學成了“啞巴英語”

中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英語教學的地位不斷強化。1983年,英語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87年9月,首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實施;1989年1月,又有了大學英語六級考試;而到了1992年,由於分科制改革,英語開始從一個必考科目陡然升級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

於是,英語考試對於很多人來説成了繞不開的話題。高考英語考試重要性自不必言,英語四六級考試挂鉤大學畢業證,英語職稱考試事關前途……因此,拼英語開始從娃娃抓起,各種英語培訓持續火爆。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考好英語已經成了關乎幸福和夢想的人生大事,一些優秀人才卻因為英語成績的短板而前程受阻。

2005年,時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的陳丹青憤然辭職,理由是繪畫資質優異的學生因英語考試不過關而無法錄取。“就是教育體制,非常簡單,學會外語對一個藝術家來講,跟交流毫無關係,啞巴都能交流,這完全是對藝術無知。”他説。

“有必要全中國人民都學英語嗎?我覺得沒有必要,它應該作為一種技能。”南京中華中學一名學生的父親李智説。

社會對英語成績的超高要求,自然轉化成了孩子沉重的學習負擔和壓力。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高一的小崔從幼兒園開始學習英語,從小學到中考前“年年都在上補習班”: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讀劍橋英語,之後到初二學習新概念英語補習班。她回憶説,臨近中考前的幾個月,每週上兩次英語補習班的課,每週花費1260元的補習費。“但是我中考英語成績才比二次模擬考高了1分。”她感慨道,“英語學習就是費錢費力費時間”。

教育部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組原組長劉道義承認:“不是每一個公民將來都是用外語來從事工作,所以在這種意義上來講,外語要求的程度,我認為對於全國普遍來説不必要求得太高,義務教育尤其要求不可過高,否則負擔就過重。”

還有不少人表示,過分強調英語,導致中國人的漢語水平大不如前,甚至認為這反映出我們在文化上的不自信。“雖然我是英語老師,但我仍然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鋪開英語課程,將英語作為重頭學科,完全沒有必要。”北京東城實驗中學初中部的管慧蓮老師説,“英語改革很有必要。現在很多孩子中文都沒有學好,還要讓他們學好英語,這就是本末倒置。學生應該首先把中文學好,把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學習英語。”

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建議,教育部應明令禁止升學與英語挂鉤,學前和小學低年級階段不設置英語教學,小學高年級階段至中學將英語作為選修課,提高漢語測試比重,增加國學教育,限制或取締社會上以盈利為目的英語培訓班。

連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指出,中國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評職稱還考英語,這是很荒謬的事。

儘管中國人在應試教育下如此辛苦地學英語,效果卻實難令人滿意,很多人學的是“啞巴英語”。有專家稱,中國英語教育正在陷入怪圈,很多學生學了十幾年,能實現無障礙交流的人不超過5%。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雖然很多人在進入名校、就業選擇、職稱評定等人生大事中,英語幾乎都是其過關必不可少的硬體,但除此之外,英語在人生道路上的實際應用並不廣泛,很多人所學的英語知識,幾乎漸漸“清零”。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説:“我覺得應該從當前的一刀切全面學英語,變成讓學生自主選擇學英語,這才是英語學習的正常狀態。現在由於是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學校的千校一面,導致了學生都去學英語,而英語變成了功利的英語和應試英語,結果花了很長時間學英語,而英語的實際應用卻很差,這實際上是教育的失敗。”

有業內人士表示,過去英語教學以應試為主,強調語法,是把英語作為一門知識學科來考核。教育部的改革如果能讓英語回歸到應用、交流工具這一正確的位置上來,或許能改變“啞巴英語”的現狀。

2010年,曾有全國政協委員提議在全國取消英語考試。根據當時的一項調查,91.2%的受訪者贊同高考取消英語考試;同時有75.84%的受訪者稱,如果不考試了反而會更有興趣學英語。這説明,中國人一方面對目前的英語教學方法和考試製度不滿,另一方面又不否認英語的實用價值。在這種背景下,改革英語高考制度、重新思考英語教學的得失,就非常必要和緊迫了。

從地方到全國,英語高考改革探索進行時

近年來,部分省市已經開始了對英語高考改革的探索。浙江省2009年就將英語聽力考試改在每年3月、9月舉行,學生在參加高考前可以選擇參加兩次考試,成績兩年內有效。作為改革試點,天津從2010年開始將高考英語聽力考試改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週六進行;在聽力試卷的設計上,由原來的一套試卷改為A、B兩套試卷,考生可以參加兩套試卷的考試,選擇自己最高分數作為最後成績。

今年早些時候,有媒體稱江蘇省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語成績只計算等級不計分,讓不少網友大呼“英語變成副科啦”。不過,江蘇省教育部門回應稱,此消息不實,該省高考方案調研仍在進行中。但無論如何,此事將英語高考改革再次推向了輿論中心。

不久前,北京市教委公佈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和《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兩份意見稿都涉及英語考試改革的內容。高考方面,北京方案強調要“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高考英語的分值也大幅調整,由此前的滿分150分降低為100分,其中聽力部分佔30分,閱讀寫作等佔70分。中考方面,到2016年英語卷總分值由120分減至100分,其中聽力50分。

全國層面的改革也終於醞釀出了實際動作。12月7日,教育部官方網站披露,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制定完成,涉及到英語考試的內容成為“重頭戲”。方案顯示,將“探索‘減少考試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語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由學生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增加學生的選擇權,並使外語考試、成績表達和使用更加趨於科學、合理”。

“這次外語改革,其實是在過去一些地方改革試點的基礎上繼續往前推的。”有參與到方案起草的內部人士説。

方案明確表示,“2014年上半年,國家發佈總體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領域的改革實施意見。有條件的省份開始綜合改革試點或專項改革試點。2017年總結成效和經驗,推廣實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試招生制度,實現改革總體目標”。方案要求,各省(區、市)要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總體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落實國家總體方案和相關實施意見,最遲2014年年底前出臺本地區具體實施辦法。

改革靶子是“一考定終身”的應試教育

對於這份即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方案,業內人士普遍寄予厚望,期待改革能以英語為突破口,全面打破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應試教育模式。

“這是我國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系統性綜合性最強的一次改革,將顯著扭轉應試教育傾向。”主管此項工作的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表示。他強調,本次改革瞄準的靶心是“一考定終身”的應試教育,要改變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學生的歷史,讓億萬不同特長、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有多樣的選擇機會和成長途徑。

在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袁振國看來,此次探索外語考試 “社會化一年多考”,如果能夠成功,還能為接下來繼續打破高考 “一考定終身”取得寶貴經驗。

有媒體評論稱,方案中對英語高考改革的要求,極大地有利於打破高考“一考定終身”的不良現狀;進一步説,不僅高考英語要“一年多考”,語文、數學等科目也應該 “一年多考”,如果英語高考的改革獲得成功,其他學科也可參照推行。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不管是英語還是其他學科的改革,都僅僅是“小變動”, 改革的關鍵在於打破集中錄取制,改變學生的應試學習態度。就這一點而言,教育部明確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其中就包括“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考試與招生相對分離”以及“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等相關內容。

網絡新聞聯播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