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準生證”何以退化成了“折騰證”?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21日 19: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近日,“辦理準生證需蓋章簽字40多個”、“新婚夫婦為辦準生證奔波兩地長達三年無果”兩則新聞引起公眾對準生證的關注,不少網友發帖講述自己辦理時遇到的問題。一項調查顯示,99%的網友認為“準生證已不符合時代,應該廢除”。

       一紙“準生證”,糾結的“公章旅行”。隨著人口流動日益頻繁,孩子父母戶籍不在一個地區的情況更為常見,而舉凡戶籍上的“異地戀”或“雙外人員”,想要跑到“準生證”,三五趟、七八遍就算幸運的了。各地有各地的政策、各家有各家的規定,看臉色、聽話音,要命的是很多手續還得“親自”回老家履行——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發現,我國流動人口已達2.2億。即便樂觀地估算一下,折損在辦“準生證”上的時間或旅途成本,估計對我國第三産業也做了不小的貢獻。

       在一個身份社會,“準生證”是頂頂要緊的事情:因為不能順利拿到,則意味著無法在公立醫院建檔,甚至不能及時給孩子出生後一個身份,一些地區還牽涉到“兒保”權益等層面。據説當年的“準生證”是為了防止超生,今日看來,跨地區折騰的過程又繼續讓這一政策旨歸“原地復活”:此般折騰下來,幾個年輕父母還敢再去“三年無果”地耗著?有人説,不勝其煩的“準生證”已經弄得大家很崩潰,加之這程序也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真要超生的不會在乎這一紙證明,因此,取消的呼聲很高。

       這自然不是沒有道理。事實上,目前在內蒙古、廣東等部分地區,已經取消了“準生證”,採用的是登記備案制。數年的實踐下來,也沒有因為這種政策微調就“二胎”、“三胎”滿地跑。那麼,讓遵紀守法、符合生育條件,但沒及時或忽略辦理的人不斷被折騰的“辦證法則”,儼然已成為社會遊戲規則中的逆淘汰,即便其管理意義不容忽略,也可以考慮在其它環節代償基本功能。

       退一萬步説,即便“準生證”不可或缺,何以退化成“折騰證”?一者,既然準生制度各自為政,而且“解釋權”基本在各家審批單位手裏,因此造成的推諉扯皮不勝枚舉,那麼,面對這種地方亂象,全國層面的計生主管部門何以不能及時“清理門戶”——起碼可以在規則上有序對接起來吧?二者,辦公自動化的提法早已跨越世紀了,公民基本信息在技術上和實踐上早已到了可以“互聯互通”的時代,辦事人員動動嘴、群眾就可以少跑斷腿,那麼,準生制度為什麼不能通過信息化管理來簡化流程、甚至是憑藉一個人的婚育狀況發證?三者,30多年前的“準生證”,世易時移,孩子早不是那個孩子、父母也不是當年的父母,那些搞笑而滑稽的層層疊疊的證明,難道也真是“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規則沉睡,權益不彰。類似“準生證”的尷尬,恐怕還有審批權限戀棧的動因在作祟。江蘇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曾幽默地批判過“審批多”和“亂審批”,説“有人退休以後就不適應,回家以後老婆覺得他很難受,每天要請示一下老頭,今天我要買毛豆多少,豬肉多少,請你審批。他就畫個圈:同意。後面還加一句,請注意勤儉節約”。從這個意義上説,折騰無極限的“準生證”,也許恰恰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的一個信號。

     

熱詞:

  • 準生證
  • 折騰證
  • 簡政放權
  • 公共服務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