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徐立凡:CPI新低不是貨幣政策依據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10日 10: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10月CPI和PPI交出的良好成績單,不能成為放鬆經濟轉型的理由,否則,經濟的“受迫性”一面可能在今後成為重大制約因素。

  國家統計局9日公佈了10月經濟數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7%,漲幅創33個月新低;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8%,環比上漲0.2%,15個月來首次回升。

  兩個關鍵數據,再次驗證了經濟整體轉暖趨勢:CPI新低,解除了對通脹的擔憂,拓寬了近期經濟調控的空間;PPI回升,説明此前實體經濟的去庫存化已經結束,重新趨於活躍。鋻於已近年底,這兩個數據也預示,完成全年經濟增長和通脹管理這兩個目標都有了保證。

  但也需看到,10月經濟數據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從CPI看,10月處於農産品收穫旺季,因此蔬菜、肉類價格下降有季節性因素。同樣,10月是外貿企業接交歐美“聖誕訂單”的旺季,PPI回升也有“年關”因素。這種回升尚且不能視作是趨勢性的。

  因此,到目前為止,還得不出經濟良性增長勢頭已經確立的結論。事實上,CPI新低和PPI尚未轉正,還反映出經濟運行的另一面,即國內市場消費能力仍然不強,總體需求仍然偏弱。儘管隨著年關將至,國內市場將掀起一輪消費熱潮,並可能帶動CPI從“1時代”重歸“2時代”,但CPI和PPI的反向運行這種背離,未必會結束。工業品市場真正轉暖,有待於更多的宏觀政策和環境變化。這其中,基建投資規模有多大至關重要。

  價格指數的低和中國製造的“熱”,與國內市場仍有較大脫節,而是過多依賴於季節性因素、外部環境和內部投資。因此,10月CPI和PPI交出的良好成績單,不能成為放鬆經濟轉型的理由,否則,經濟的“受迫性”一面可能在今後成為重大制約因素。

  事實上,新的制約因素正在生成——歐債危機風波未平之時,美國的“財政懸崖”又將到來。如果“財政懸崖”對市場的衝擊在明年2、3月份出現,將很快傳導到中國的經濟指數中。對此,需要未雨綢繆。

  由此看今後的政策變化,主線一定不是以今年以來一直處於低位的CPI為主。央行頻繁採取逆回購方式調劑社會資金量,而不是採取更加激進的降息政策,已表明了這一態度。因此,儘管CPI處於低位,但不代表降息時代的到來,除非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否則謹慎仍可能是主要基調。

  真正應該激進的是財政政策。將於年內出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是財政政策改進的主要體現。此外,減少政府支出、減輕企業稅負,也是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只有這些問題有了明確的解決方案,良好的經濟數據才能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熱詞:

  • 10月CPI
  • PPI
  • 國家統計局
  • 經濟數據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