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羅成祎:“莫言熱”應是回歸全民閱讀的新起點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4日 09: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觀點中國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10月1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恩隆德宣佈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當消息傳來,國內的氣氛立刻被點燃了。這個久違的獎項,牽動了多少國人的心。人們祝賀莫言獲此大獎的同時,一股“莫言熱”也隨之而來。

  大獎掀起的“莫言熱”

  根據百度搜索風雲榜的數據,“莫言”的搜索量在一週之內暴漲了近40倍,除了登上七日關注排行榜的第一位,在實時熱點和熱門搜索等多項排行榜中也都名列前位。作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搜索風雲榜通過網民搜索“莫言”關鍵詞的檢索量統計而來的數據結果,非常有力地印證了莫言的火爆。

  就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各地書店的莫言作品銷售火爆,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熱潮”。在國內多個城市的實體書店,莫言的作品明顯備貨不足,不久便被讀者們一搶而空。不單單實體書店如此,噹噹、亞馬遜等網上書城也同樣供不應求。電商紛紛在圖書首頁推出了莫言作品專區,並在商品描述中添加了醒目的“諾貝爾文學獎”幾個大字,但這些書基本處於缺貨狀態。儘管書商們四處調貨、出版社緊急加印,但還是難以緩解短時間內一書難求的境況。

  隨著莫言小説受到熱捧,也引發了出版商和業內人士的關注。據了解,作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上海文藝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都在籌備出版莫言作品系列。而中國大陸莫言作品的授權出版方——北京精典博維也表示將在近期拖出最全的莫言文集。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可能會引發莫言小説下一輪出版時的版權爭搶。

  獲獎前後的知名作家

  然而,在莫言獲得諾獎之前,他的作品卻從未有過如此大的銷量。有書商坦言,在這之前莫言的作品並非暢銷書籍,至多也只能算作書店常銷書籍。儘管在開獎之前便已有了莫言極有可能獲獎的傳言,出版商們雖有所準備,但也不敢大量印刷。直到消息傳來,有限的存貨量便難以支撐熱銷的浪潮,出現了斷貨現象。

  另外,一些機構所做的調查研究也非常有趣。據諾獎官網調查,有59%參與者未讀過莫言作品,新浪微博的一項調查也顯示,超過一半的網友表示“説實話不知道莫言是誰”,超過兩成的網友是通過電影《紅高粱》得知莫言其人,對於其其他作品一知半解。很多在書店購買莫言作品的讀者表示,莫言雖是中國作家,但真正認識他是因為這次諾貝爾文學獎。

  但實際上,作為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的莫言,早已是享譽文壇的著名當代小説家。自八十年代初他便開始創作,已陸續發表了短篇小説、長篇小説等數十篇,並獲得了包括茅盾文學獎等在內的諸多國內外獎項,其很多重要作品都被翻譯成各國文字出版。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後的巨大變化,並非只是偶然現象,其背後存在的問題值得我們仔細思索。

  令人擔憂的“閱讀危機”

  伴隨著這股“莫言熱”,筆者突然聯想到之前曾經看到過一組數據:2011年中國的人均圖書閱讀量是4.3本,韓國是10本,俄羅斯超過20本,以色列最多,達到60本左右。也許數據並不完全正確,但從以色列與中國人均閱讀量近15比1的懸殊差距中足以看出國民閱讀的現現狀。更有學者認為,近百年來,中國人的閱讀習慣從未被真正培養起來過。現代出版業興起後,國民閱讀曾經有過一定的發展,但也曾經歷坎坷,尤其是十年文革給那一代人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記。

  而當今網絡信息的爆炸式發展,把原本就艱難發展的傳統閱讀逼到了更加嚴峻的境地之中。互聯網時代,人們習慣了坐在電腦跟前享受彈指間由鼠標鍵盤帶來的海量信息。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網絡設備的飛速發展,讓人們能夠充分拾起生活中的種種碎片時間。的確,生活在這樣的時代,連語言和文字都早已難逃被網絡綁架的厄運,更何況它們的載體呢?在信息化、電子化的世界中,要讓人們重拾書籍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紙質書籍就絕無市場。儘管實體書店日益蕭條,但日漸興起的網上書城也能夠證明紙質圖書仍舊是很大一部分讀者的重要選擇。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生活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的人們,很多時候難以擺脫環境的影響。人們背負著生活重壓,忙於升學,忙於考試,忙於工作,忙於掙錢,忙於經營……偶一得閒,拿起的不是勵志成才便是娛樂休閒。真正能夠做到靜心閱讀、認真深思的讀者恐怕已然為數不多,留給莫言們文學作品的空間當然亦是少之更少了。

  回歸全民閱讀的新起點

  “莫言熱”的背後,有太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若我們依舊懷著浮躁的心緒去閱讀,面對殘酷的“閱讀危機”依舊無動於衷,那麼註定將走向民族發展史上悲哀的一頁。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確讓中國人為之一振。久違的諾貝爾獎在掀起“莫言熱”的同時也極大地振奮了國人的信心。有人説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就像當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為中國奪得首金的許海峰,都將被永久地記載在史冊上。但請別忘了,執迷于金牌至上的競技體育丟掉的是真正讓體育美麗的精神——奧林匹克精神,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不能只看最頂層,更多時候全民的素質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競爭力,一個精神貧瘠的民族是很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

  正如莫言自己所説:“我們小時候那種如癡如醉的閱讀,是因為沒有別的娛樂。那會兒假如有一個電視機,我也不去讀小説,我也天天抱著電視機看。但是我相信當大家玩了一圈之後回來,也許有一天會重新抱起一本書,體驗一下這種古典讀書的樂趣。”筆者相信,正是那片與他血脈相連的土地孕育了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而他懷有那份純樸的情懷也正是我們應該重新尋回的。

  “我不希望引起什麼‘莫言熱',如果不幸引起來,我希望這個熱儘快冷卻,頂多一個月,讓大家儘快忘掉這件事情。由此會不會引起文學的熱潮,我很期待。”這是獲獎後莫言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的話,也是筆者想在此呼籲的:讓諾貝爾獎成為我們每個人回歸閱讀的新起點。當我們嘗試重新捧起那些經典的、充滿人文氣息的書籍之時,請學著摒棄生活中功利的條條框框,找回那顆簡單純凈的心。相信總有一天這些經典之作能滌凈人們身上的浮躁之氣,讓全社會都形成更加濃厚的閱讀氛圍。

熱詞:

  • 莫言
  • 閱讀習慣
  • 莫言小説
  • 莫言熱
  • 諾貝爾文學獎
  • 紅高粱
  • 諾獎
  • 作品系列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