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毛建國:教師節的“味道”是什麼?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0日 10: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全國第28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8日,北京市百餘名優秀教師響應倡議:今年過教師節拒絕收禮。(9月9日《新京報》)

  這個倡議,體現了教師們對自身形象的珍惜與維護。教師在教育中佔主體地位,沒有一支高素質、好形象的教師隊伍,中國教育擔不起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任。這一新聞中,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北京市垂楊柳中心小學教師鄭丹娜放棄週末休假,來到北京慶祝教師節大型公益活動現場,做起了諮詢服務工作……鄭丹娜老師表示:“教師節應該有教育的味道在裏面。能為學生和家長做點事情,讓我們覺得很坦然,很欣慰。”

  什麼叫“教育味道”?鄭丹娜老師所説的為學生和家長做點事情,只是其中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內容,那就是:政府和社會,為教育做點事情。

  教師節之前,兩條與教育有關的新聞,讓人心情沉重。一條與校車有關。國務院制定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已在4月5日公佈施行。新學期開始,很多地方的小學、幼兒園購買了符合國家新標準的校車用來接送學生。可這一“上應法規、下順民意”的舉措,卻因為地方沒有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從而遭遇“辦不了牌照,無法取得校車標牌”的尷尬;還有一條與課桌有關。新學年開學第一天,湖北省麻城市不少農村小學新生自帶課桌入學報到的場景,令人心酸。麻城市政府部門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地方財政配套投入沒有一項可用於添置課桌椅。麻城要求官員認捐學生課桌,承諾兩月內更換完。

  前一條消息,校車之所以上牌卡殼,關鍵在於責任缺乏,卡殼就卡在部門利益化。後一條新聞,學生之所以自帶課桌,關鍵就在於資金缺乏,缺位就缺在財政對教育的投入。這兩條新聞發生在教師節前,恐怕每一個教師看了都會心裏酸溜溜的。即使有再多的節日慰問,恐怕都難掩教育土壤的貧瘠。

  中國沒有教育節,只有教師節。教師節不僅僅是教師的節日,還是關於教育的節日。很難想象,當教育處於極端邊緣位置時,教師又怎麼可能處於核心位置?尊師與重教,兩者密不可分,沒有重教就不可能有尊師。這一情境下,教師節應該以教師主體,但教師節也應該多一些“教育味道”。這些年來,教師節已經逾來逾有反思的味道了。反思是必要的,這樣一個節日應該多一些反思。但這種反思,不僅是教師的反思,更應該是社會的反思;不僅是對師德的反思,更應該是對教育投入的反思。我們更應該想想,為什麼連一個校車的配套辦法都出臺不了,為什麼學生上課的桌椅都要自帶?這裡面,政府的責任,社會的責任,又到哪去了?

  貧瘠的土壤,永遠開不出炫麗的花。沒有對教育的重視,就不可能有對教師的真正重視。因此,在教師節裏,別滿足於一些儀式性的慶祝活動,讓教師節回歸自己的“味道”,可能比對“給教師送禮與否”的探討,更為重要,也更為必要。

熱詞:

  • 教師節
  • 味道
  • 垂楊柳中心小學
  • 教育味道
  • 重教
  • 尊師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