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肖華:異地高考要防高考移民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2日 1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8月31日晚,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關於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通知稱,各省區市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于2012年底前出臺。同時要求北京、上海等流動人口集中的地區防止“高考移民”。(9月1日京華時報)

  目前,我國有2.53億農民進城務工,他們的子女也隨遷進城或在流入地出生。據統計,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的有1260.97萬人,其中在小學就讀的有936.74萬人,但是在現在的高考中,很少有民工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在北京,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08-2009學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學生在北京繼續讀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戶籍初中畢業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繼續讀普通高中。

  現在國家出臺規定,要求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並規定各省區市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于2012年底前出臺,這是好事。但是我們看到,國家允許異地高考,那麼會不會為“高考移民”打開方便之門呢?

  目前,有關部門要求北京、上海等流動人口集中的地區防止“高考移民”,這是很有必要的。過去不能異地高考,一些人通過轉學或遷移戶口等辦法到高考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應考,從而破壞了教育公平,現在允許異地高考了,對一些人到高考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應考可能更方便了。

  如何防止高考移民現象的出現,我認為要堵疏結合。在堵上,要明確規定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參加異地高考,我們看到參加異地高考是有條件的,教育部強調將要實施的異地高考方案依然是“有條件準入”、“不完全放開”,既要考慮城市的承載能力,也要考慮家長的工作情況,這樣的“有條件準入”很有必要,如果沒有條件,隨備就能異地高高,那麼很容易造成“高考移民”,因此,各省在制定“有條件準入”,一定要多方徵求意見,把這個條件設定好,既讓應該異地高考的人能異地高考,也不給高考移民有政策漏洞的利用的機會。

  另外,要加大高考移民的打擊力度,目前異地高考即將實行,2012年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縣級市有合法穩定職業及住所即可落戶,地級市工作三年可以落戶,戶籍的放開也為預防“高考移民”增加了難度,首先是認定“高考移民”難,所以有關部門要對什麼是高考移民作出規定,從而讓有關部門可以有針對的打擊高考移民現象。

  很多時候,堵不是最好辦法,最好的辦法是疏。防止“高考移民”也是如此,高考移民之所以出現,根本原因就在於目前高考錄取制度中存在的高考分數差和不同的錄取率。巨大的錄取分數差距的存在,成為“高考移民”的巨大動力。2011年北京市高考錄取率達86%,而與之相較,2011年全國平均錄取率為72.3%,所以很多考生願意到錄取率高、錄取分數線低的地區高考。

  要想減少“高考移民”,就要要求較發達地區的重點高校也要降低在本地區過多的招生計劃,逐步推行按地區考生人數投放計劃,以真正從招生源頭上實現公平公正。當機會在任何地區都一樣時,他們還會高考移民嗎?

  異地高考是大勢所趨,但我們要把這個政策落實好,是好事真正成為好事,就要杜絕移民高考現象,否則,異地高考就會大大的打折扣,異地高考在落實過程中,也會遇到更大的阻力。

熱詞:

  • 高考移民
  • 高考錄取制度
  • 高考分數線
  • 考生人數
  • 教育公平
  • 招生計劃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