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周雲:“候鳥現象”不改,社會或將付出代價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8日 07: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首席評論  □周雲(作者係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他們就像候鳥一樣,每到假期,就飛到城市與父母團聚。而假期結束,也就是最近這些日子,他們又要告別父母,飛回家鄉,以至於車站像春運般擁擠,更充滿了離愁別緒。他們就是留守兒童。在中國,與父母長期分別的留守兒童已達5800萬。作為一個群體,他們的存在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正如一位在東莞工作的河南籍母親向溫家寶總理的訴説:丈夫在北京打工,孩子在老家,一家三口分居三地,有時一年全家都不能團聚一次。自己很想照顧孩子,但沒法帶,感覺孩子不是給自己生的,心裏很難過,也很擔心。

  這是一個令人無奈的話題。所謂無奈,就是明知不合理,誰也不想做的事情,卻無力改變,只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拖下去。悲劇往往就在無奈中發生,由於跟父母長期分離,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管束,留守兒童群體發生各種問題的幾率比同齡人高出數倍,比如説心理上、情感上乃至精神上的問題。至於學業荒疏,行為失范,也很常見。5800萬人,中國4%的人口,沒有一個正常的童年,是一件令人憂慮的事情。如果這一現象得不到改變,全社會必將付出代價,事實上,一些令人不安的端倪已經初現。

  政府和社會是時候該為留守兒童做些什麼了,為了他們,也為了全社會。形成留守兒童的根源,在於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即資源配置上東部發達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不平衡,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不平衡,本地居民與外來人口的不平衡。由於這些不平衡,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涌入東南沿海,而作為外來人口聚集的城市,也未及時將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分配給外來人口(在很大程度上,這些資源是外來人口應得的,因為他們也是所在城市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於是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中“居不易”,於是留守兒童便産生了。

  因此,政府和社會要做的,就是從均衡資源開始。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就要消除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不過這雖然是治本之策,但終歸是遠景,而孩子們是耽誤不起的,因此很多事情當下就要做起。留守兒童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問題,因此最緊迫的,而且現在也有條件做的,就是解決他們的教育問題。作為外來務工人員的輸入城市,應該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促成外來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比如將公校向外來工子弟開放。這聽起來好像是將自己的東西送給外人,但請記住,外來工只是“外來”,但絕不是“外人”,因為他們在所在的城市生生不息,辛勤勞動,辛勤奉獻,當仁不讓是城市的一員。另外也可以動員社會力量為外來工子弟辦學,在資質要求上,條件可略微寬鬆一些,畢竟在現階段,首先要解決的是外來工子弟“有書讀”的問題,而“讀好書”的問題,可以在以後一步一步地解決。

  而外來工輸出地區,也要對留守兒童負起責任。對於那些仍然不得不留守的孩子,在教育中要有特別的、有針對性的內容。比如將教育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校內延伸到校外,使得孩子們在最大限度的時間和空間中,有人教,有人管,有人關愛,而不是像現在常見的,處於“放羊”的狀態。

  可見,只要外來工輸出地、輸入地兩端,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留守兒童的問題還是能夠得到初步解決的。這也折射出造成留守兒童問題的另外一個不平衡,即在教育領域和其他領域的投入不平衡,留守兒童的産生,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在祖國的花朵身上,公共財政花的錢還是太少了。

熱詞:

  • 留守兒童
  • 候鳥
  • 不平衡
  • 外來工子女
  • 外人
  • 讀好書
  • 放羊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