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羊城晚報:股民為何對“重大利好”不買賬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5日 1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疲弱已久的股市再度迎來利好。證監會前日透露,將再次降低A股交易經手費、過戶費等,降幅達20%。同時,證監會正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降低印花稅。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昨日深滬股市報收小陽線,但成交量未顯著放大,表明利好消息並未激發投資者的參與熱情。以往市場活躍時,單個市場日成交額即上千億,高峰時更達幾千億元,而昨日兩市的總成交額尚不足千億,可見市場對利好反應的淡靜。有人還擔心,市場或許再現“一日遊”行情。

  降低經手費、過戶費及印花稅等,對投資者而言,可降低交易成本,減輕負擔,放大交易量,是實質性的利好。因而,歷史上深滬股市曾幾度出現因此類利好而暴漲的情形。但是,今年的股市對利好的反應卻越來越遲鈍甚而冷漠,無論匯金入市,還是擴大境外機構投資,以及6月和此次的兩度降費等,都無法阻止市場的跌跌不休走勢。市場到底怎麼了?投資者為何對“重大利好”不買賬?

  回答這些疑問,還需到股市內部尋找原因。應該説,A股市場經過全流通變革,以及隨後連續幾年超常規、創全球融資紀錄的大擴容,市場已處於極度的供求失衡狀態。供求關係是決定價格走勢的基本要素。再好的東西,若突然間無限量供給,也只會“爛市”。證監會一再力挺藍籌股的“投資價值”,但連最賺錢的銀行股也賣到了“白菜價”,道理正在於此。股票即便是黃金,但證交所短期內以10倍甚至幾十倍放大的供應量“鋪貨”,有多強大的買方力量能撐得住金價呢?

  可以説,不顧市場規律,盲目擴容,已令股市的生態環境極度惡化。同時,制度性缺陷,也導致新股發行變為“圈錢”遊戲,不斷耗損著投資者的資本和信心。所帶來的惡果便是,市場連續多年低迷,幾無賺錢效應,最終,投資者不得不忍痛“大逃亡”。目前已有幾十萬股民銷戶,更有高達六成以上的股民空倉。但在如此糟糕的市況下,監管層仍唸唸不忘“世界第一”的目標,有時竟一週發行8隻新股,股指不跌才怪。

  保護投資者利益,最終得體現在投資要有回報,但在一個持續低迷的熊市裏,投資者幾乎不可能獲得回報。今年的兩度降低交易費,據稱可為投資者減少100多億的交易成本,但股市下跌,股票市值的損失以萬億計,孰多孰少,一望即知。今年以來,為體現投資回報,證監會一再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分紅,但是,這種投資回報必須以相對穩定的股價為基礎,否則,一除權和股價大跌,所謂的“分紅回報”便化為泡影。

  多年的無節制、掠奪性的擴容,已令A股市場處於相當危險的境地,即便是歷史上的熊市,也未出現如今這樣令投資者信心接近“冰點”的狀況。在此大背景下,市場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恢復生機。降低交易成本,固然需要,但對投資者來説,充其量也就是一種“精神撫慰”,並不能從根本上消解其內心對無節制擴容的恐懼。因此,許多股民提出暫停新股發行的訴求。重要的是給市場以信心,體現出監管層對市場客觀規律的尊重。熊市不可怕,擴容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視市場規律,以功利化的手段操控市場,這樣的股市只會令真正的投資者望而生畏。

熱詞:

  • 股民
  • 利好消息
  • 擴容
  • 小陽線
  • 證監會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