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喬治成:奧運飲食 從舌尖開始打金牌戰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5日 10: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美國遊壇名將菲爾普斯,終於忍不住澄清了關於他的飲食傳聞:“我從不吃那麼多。都是謠言,我從未攝入過那麼多的熱量。”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狂攬8金後,傳言他在備戰比賽時每天攝入熱量高達12000卡,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量。天賦如菲爾普斯也不敢放開肚子大吃,更不用説體操選手們“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奧運健兒們盡情吃喝的日子不是沒有過。1896年第一屆夏季運動會上,運動員們吃的就是牛奶和水果等自然食品。在馬拉松的賽場上,路邊的工作人員隨手給選手塞幾個橙子解渴。當時獲得冠軍的是路易斯,這名希臘的“牧羊人”説,“我真後悔賽前怎麼沒在衣服上多縫幾個口袋呢?”

  隨著奧運會越辦越有規則,奧運飲食也越來越嚴苛。如果路易斯現在還活著,他恐怕沒有機會也沒有勇氣去隨便接橙子吃了。每一個東道主國家,幾乎都為奧運食品安全建立了一套嚴格的流程。2008年,北京在基層街道、鄉村共安排了9000名食品安全信息員,並派出了1000人的奧運食品安全保障團隊,所有的生産基地、配送中心、飯店、奧運配餐單位,都有監管人員駐紮。這種特供式食品安全鏈興師動眾,也為北京奧運會贏得了聲譽。

  有了北京在前,倫敦自然不敢懈怠。英國食品標準局成立了食品安全執法隊,其中包括10名專業的環境健康官員對奧林匹克公園內部和周邊地區的餐飲企業進行特別檢查。倫敦對奧運村周邊餐飲企業實行從0到5的“星級評判”,一旦淪為0和1的衛生不達標級別,涉事企業就要整改。在奧運會開幕之前,倫敦塔橋區已經有17家企業被直接關閉,多達200家企業不達標要整改,還有數家企業徘徊在整改邊緣。

  與地大物博的中國相比,倫敦的資源供給能力備受考驗。倫敦奧組委首席執行官保羅?戴頓表示,所有居住在奧運村的參賽人員,整屆賽事將消耗掉大約超過330噸水果和蔬菜、232噸土豆、100噸肉類、21噸奶酪、19噸雞蛋、7.5萬升牛奶和2.5萬個烤麵包。但8月初就有媒體爆料,倫敦奧運公園裏鬧起了一次不大不小的“饑荒”——午飯時間許多餓著肚子的觀眾們都去食品鋪買食物,但幾乎全部無功而返。

  此外,與中國人自豪的飲食文化相比,倫敦並非個中高手,英式餐飲並不是世界的主流。

  為了接待1萬多名賓客,倫敦還是建造了能容納5000人就餐的主食堂,並根據慣例提供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國際奧委會明文規定,除了全球適應的食物(比如麥當勞等)外,菜單中必須包括這些食品:東道主的傳統菜肴,穆斯林餐、猶太餐,提供的食品要有中、法、英三國語言體現,對過敏食物要清晰地標注,嚴格將素食與其他食品分開等等。除了表示對各種運動員的尊重,讓其享受賓至如歸的感受,這麼安排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避免發生選手因為水土不服而失去競技狀態的悲劇。

  俗話説,“病”從口入,運動員稍有不甚就可能在飲食上摔跤,不甚沾染興奮劑被取消參賽資格或者比賽成績,甚至是食物中毒無緣比賽,這種事情不是沒有過。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美國田徑名將、有望奪取個人賽金牌的邁克爾?約翰遜飲食中毒,憾失獎牌,直至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本土作戰,他才如願以償,登上奧運會個人最高領獎臺。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各國運動員對飲食安全極為上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了最大限度確保金牌不旁落,除了東道主盡心盡責,各個參賽隊也是絞盡腦汁。在備戰倫敦之時,關於劉翔吃不吃豬肉的問題就成了熱門話題。豬肉,是中國餐桌上的常客,因為瘦肉精魅影而無法如常進入運動員的餐桌。奧運會開幕解説時,英國BBC吐槽中國代表團“好像把廚房搬過來了,我們在北京的時候見識到了。”儘管是因為中國隊服的緣故,但中國強大的後勤團隊也的確讓人羨慕。

  吃是一件小事,吃也可以是一件大事。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游泳隊隊員孫楊此次征戰倫敦,就有一名大廚隨隊,因為來自浙江杭州的孫楊對於英國西餐不是很適應。當然,這名大廚並不是為孫楊一人服務的,他將為整個國家隊做菜,只是口味會更加偏向於南方菜。最後,如大家所見,孫楊在泳池大放異彩,為中國游泳隊拿下首枚男子奧運金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一個簡單的“吃”上,就可以看出,如今的奧運會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戰爭”。

熱詞:

  • 金牌
  • 飲食文化
  • 奧運金牌
  • 飲食安全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