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940年,抗戰進入相持階段,賀龍給黨員幹部上過一堂生動的黨課。課上的“教材”,是一碗小米、一雙新布鞋和一碗裝了條活魚的清水。糧是百姓種的,鞋是群眾納的,道理不言自明,“黨要想在敵後紮下根,打敗日本鬼子,就必須像魚兒離不開水那樣,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
1958年7月,周恩來在廣東新會視察。一到新會,總理就囑咐地方負責人:“不要使我同群眾有距離。”在禮堂作報告時,群眾很熱情卻被攔在會場門外,總理笑問:“為什麼把我同人民群眾隔開來?”
賀龍講黨課用心良苦,周恩來“零距離”以身作則。一言一行,映照出的,正是“密切聯絡群眾”的紅色傳統。95年來,得益於這樣的“接地氣”,我們黨櫛風沐雨、不斷前行。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絡,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我們黨走過95年風雨歷程,“人民”是不能忘記的“初心”。“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如何保持“人民”印記不掉色,是共産黨人需要時刻檢視的重大命題。
上世紀90年代,雲南寧洱芭蕉林村有村民趕街,看到店舖裏燈泡明晃晃,就買了個回去想換下家裏的煤油燈,可挂起來後卻不見亮,問了老書記楊善洲,才知道還得通電。這件事,對楊善洲觸動極大。不久後,他多方籌措幫芭蕉林村通了電,讓村民買的燈泡亮了起來。“百姓誰不愛好官”,為什麼?正因為好的領導幹部,會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並將這樣的嚮往變成現實。也許只是一盞燈,也許只是照亮一間房,但你把群眾放在心裏,群眾就會銘記你一生。
近年來,從改進作風到簡政放權,打掉了隔開黨和群眾的“無形的墻”。然而,少數人還是“跑偏”了群眾路線。有人不會聯絡群眾,話説不下去、身子俯不下去,難以看到真民情、聽到真聲音;有人不願聯絡群眾,覺得跑基層不如跑上層,甚至視群眾的批評為“雞蛋裏挑骨頭”,以群眾的訴求為“這山望著那山高”。作風問題解決不好,就可能出現“霸王別姬”的時刻,這樣的警醒,全黨當時時銘記於心。
當年,毛澤東敬稱參加調查會的基層同志和普通農民是“我的可敬愛的先生”,還表示要“和全黨同志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當前,全面深化改革中流擊水,更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管是關於網絡租約車的建言獻策,還是圍繞“禁摩限電”、菜市場動遷的理性討論,能否充分吸納群眾意見、積極推動公眾參與,直接關乎改革方向、改革效果、改革成敗。因為,“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
家有“鴉飛不過的田産”,卻打著赤腳跟農民鏟草鋤地,彭湃成為“農民運動大王”;谷文昌防風治沙,荒島變綠島、寶島,福建東山島百姓“先祭谷公,後祭祖宗”;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共産黨員寫下“誓與大堤共存亡”生死牌;2003年抗擊非典,醫護人員捨生忘死,留下“護士長日記”……紅色記憶裏有不朽傳奇,而這個傳奇的核心,就是兩個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