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層閱覽室的“悅讀”故事
■朱紹生 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峰 特約通訊員 張永清
為了培養官兵的閱讀習慣,武警重慶總隊某支隊某中隊崔指導員想了很多辦法。
誰知,中隊的“書香軍營”閱覽室裏熱鬧一陣後,不知不覺間又恢復了冷清。這讓崔指導員認識到,對戰友們而言,自己的有些想法似乎成了一廂情願。
轉變思路後,崔指導員經常組織“諸葛亮會”,聽取官兵對如何使用“書香軍營”的意見建議。“一句話推薦一本書”“閱讀接力賽”“讀書沙龍”……一個個冒著熱氣的點子,給“書香軍營”帶來源源不斷的人氣。
談吐自信、舉止大方,上等兵倪誠分享讀書體會時的表現,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記者沒有想到,以前的倪誠竟是“書香軍營”的“稀客”,甚至對讀書這件事還有些抵觸。
談及閱讀帶來的改變,倪誠告訴記者,遨遊書海,他在一頁頁翻過的書頁中找到了“棲居地”,在這座“精神補給站”得到了沉澱、塑造和滋養……
武警重慶總隊官兵在“書香軍營”閱覽室內讀書學習。郭傳伍攝
推開一道通往多彩世界的大門
找一個僻靜的角落,翻開書本,倪誠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充電。
有了考學提幹這個清晰的成長目標之後,倪誠一有空就鑽進“書香軍營”,對照崔指導員列出的書單,一本接一本地閱讀鑽研。對那些不易記住的知識點,他會謄寫在一本小冊子上,訓練間隙拿出來背上兩句。
剛入伍時,倪誠拿到手機後在遊戲裏“廝殺”兩把、刷一會兒短視頻,煩惱憂愁就會一掃而空。
就這一問題,崔指導員曾多次找倪誠談心交流。可倪誠有自己的觀點:“手機上網能獲取到最新、最快的信息,還能與人分享互動。而且,部隊工作訓練節奏這麼快,有限的時間被分割,手機上的短視頻等正好滿足了我們碎片化閱讀的需要。”
倪誠的話不無道理。不只是崔指導員,許多基層帶兵人也産生了類似的困惑。引導官兵合理使用手機,本來就是一件難事,讓他們主動放下手機,靜下心來讀書學習豈非難上加難?
“打開手機與打開書籍,其實並不對立,而是互為補充、相互轉化的關係。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官兵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該支隊領導告訴記者,對“網生代”官兵來説,手機已經不可或缺。各級領導要清晰看到,在複雜的網絡環境中,官兵們只有通過接受教育、讀書學習充實精神世界,增強去偽存真的能力,才能憑藉紮實的理論、豐富的知識,練就強軍興軍的過硬本領。
“書香軍營”正是該總隊創建讀書型軍營、培育知識型軍人的一個重要載體。針對官兵的現實思想困惑,他們發動各單位在“書香軍營”中舉辦辯論賽,讓官兵針對“手機是否能取代書籍”“打開手機與打開書本的關係”展開討論辨析。
“碎片化的閱讀實質上是一種‘淺閱讀’,帶不來深入的思考”“一些客戶端有強大的算法功能,這樣的‘信息繭房’容易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産生偏見”“放下手機,心裏時常會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大家各抒己見,倪誠漸漸認識到,精神世界需要富有營養的知識來滋養。
看到倪誠思想態度發生了轉變,崔指導員再次帶著他走進“書香軍營”,取下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遞給他:“打開書本,你會發現自己推開了一道通往多彩世界的大門。”
從“走進來”到“坐下來”再到“讀起來”,倪誠發現閱覽室發生了許多變化:劃分了紙質圖書閱讀區、電子資源瀏覽區、互動交流區等不同區域,添置了光影閱讀機、伴讀機、VR體驗設備、朗讀亭等數字化閱讀設備……更關鍵的是,中隊會根據大家的需求定期補充圖書。
隨著閱讀逐漸深入,倪誠被主人公的故事所打動。書中,從小雙目失明的主人公在老師的幫助下,開始了艱難的求學之旅,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最終考入大學。
坐在這方清新雅致的小天地當中,倪誠開始享受讀書帶來的心靈“日光浴”,一顆躁動的心漸漸在閱讀中回歸平靜。他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報考軍隊院校。
“把你活的每一天當做你的最後一天。”書中這句話,被倪誠寫在那本小冊子的扉頁上。他告訴記者:“靜下心來讀,我好像能接收到作者傳遞出的‘心靈電波’了。”
搭建提升打贏能力的階梯
密林深處,鳥鳴啁啾。某支隊某中隊中士狙擊手譚雷隱蔽在制高點處的灌木叢中,透過瞄準鏡將準星死死鎖定在“暴徒”身上。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譚雷屏住呼吸,扣動扳機,子彈從槍膛呼嘯而出,直奔百米外的目標,完成狙殺。
“神槍手”也曾馬失前蹄。那次,中隊在組訓中突破“靜態打靶”的常規設置,有意把目標放置在百米外草叢,並不時移動靶子、製造煙霧和巨響進行干擾。面對突發情況,譚雷接連5次脫靶。
這次經歷,讓譚雷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差距。當他把一份補差訓練計劃送到中隊長案頭時,中隊長髮現,譚雷只是簡單列出各項針對性訓練的動作,忽視了射擊基礎理論的鞏固。
於是,中隊長在這份計劃表上寫下意見:“多結合《思考實用射擊》這本書展開訓練。”
帶著疑惑,譚雷在“書香軍營”裏找到了《思考實用射擊》這本書。隨著學習的深入,他漸漸發現,射擊不是一個簡單的瞄準射擊動作,而是多學科組合、多元素嵌合的專業性系統性課目。
理念更新帶來訓法創新。譚雷在學習中不斷拓寬視野,廣泛涉獵數學計算、物理測量等領域書籍,借助“智慧閱讀屏”查找大量訓練視頻輔助練習。有了一定知識儲備後,他在實彈訓練中記錄不同風速、濕度、海拔下的射擊數據,充分運用多種測算方法修正彈道,不斷調整升級訓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譚雷憑藉過硬專業技能,在各類比武競賽中嶄露頭角。前段時間,他一舉奪得總隊特戰比武狙擊專業冠軍。
“方法正確,才能事半功倍。”譚雷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當我把這些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印證,才發現自己以前訓練中遇到那些瓶頸,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使偏了勁兒。”
向內思索與向外探索互為補充,同樣讓某支隊某中隊劉指導員找到了戰法融合創新的“門道”。
一次擒敵實戰技巧講解中,一名戰友提問:“以前擒敵訓練設置的情況基本都是一對一。假設多名歹徒對抗我方較少人員時,又該如何處置呢?”
這個問題,讓擁有武警部隊“標兵教練員”頭銜的劉指導員一時不知如何回答,示範作業草草收場。
如何把擒敵這個單兵技能提升到戰術層面?晚上,劉指導員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仍沒有琢磨明白。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書香軍營”閱讀時,無意間看到《孫子兵法》中有這樣一句話: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在擒敵訓練中,是否可以靈活使用身高體壯隊員進行牽制,迂迴穿插進行殲敵突圍?劉指導員頭腦中靈感迸現,激動地拉著戰友奔向訓練場。
最終,劉指導員和戰友針對“敵眾我寡”的實戰背景,探索實踐出“隱真示假巧伏擊”等協同擒敵戰法,被收錄進武警部隊訓法訓例庫,作為典型教案下發部隊。
“晨練寶劍,夜讀兵書。”這才是軍人應有的生活方式。未來戰爭既是戰場上的對決,也是“書桌上的較量”。一名指揮員告訴記者,“書香軍營”不光是官兵充電蓄能的“加油站”,更應是聚焦實戰、培養打仗人才的“孵化器”。
實踐中,該總隊聚焦實戰急需的專業知識、技能戰法和科技素養等方面針對性地採購補充書籍,設置“流動圖書櫃”“戰地書桌”等閱讀場所,將讀書活動延伸至野營哨所、任務一線,不斷提陞官兵讀書學習的“含戰量”,提升“書香軍營”對戰鬥力建設的貢獻率。
武警重慶總隊官兵在“書香軍營”閱覽室內交流讀書體會。郭傳伍攝
增強團隊學習形成的合力
在該總隊某支隊,列兵丁琴與班長唐大嶺兩人因閱讀而相互走近的故事,被戰友們津津樂道。
丁琴喜歡讀書,但不善表達。中隊每次組織讀書分享活動,他都怯于登臺。唐大嶺則性格相反,耿直爽快,熱衷與戰友分享新鮮見聞。
一次,丁琴突然被抽點上臺分享讀書心得。看到台下戰友齊刷刷投來期待的目光,他臉漲得通紅,沒説幾句就慌忙離場。
唐大嶺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他找到丁琴談心,一上來就快人快語:“你一個大學生,怎麼倒不出多少墨水?”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丁琴。察覺丁琴學習訓練積極性下降後,唐大嶺意識到自己話説重了,急忙找到丁琴道歉,但換來的是長久的沉默。
不久後,支隊開展“書韻漂流”活動,官兵可自由選擇書籍閱讀後,張貼一張寫有個人姓名和100字以內感悟的“漂流卡”,放回薦書檯開始漂流,一本書的漂流週期為一個月。
《解放戰爭》《底層邏輯》《人世間》……看到薦書檯上丁琴向大家推薦的圖書,唐大嶺也拿起一本讀了起來。雖然覺得有些書籍比較難懂,但為了進一步了解丁琴,他還是耐著性子全部讀完了。
同讀一本好書,深交一個朋友。兩人從紙上交流再到面對面探討讀書心得,共同話題漸漸多了起來。唐大嶺發現,丁琴心思細膩,對問題的認識角度新穎,見解也十分獨到。只是因為訓練成績平平,丁琴缺乏自信,人一多就緊張。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唐大嶺為丁琴設計了一套訓練補差計劃,還鼓勵他發揮寫作特長,參與單位宣傳報道工作。
一段時間後,丁琴在“漂流卡”上寫的讀書體會贏得戰友點讚,在總隊微信公眾號上發表的文章引發網友留言互動,參演的文藝節目收穫熱烈的掌聲,訓練成績也有了穩步上升……
與此同時,唐大嶺也反思了自己與戰友溝通方式上的不足。他認真學習了《關鍵對話:如何高效溝通》等書籍,學到了傾聽和表達的技巧,也懂得了只有真誠溝通才能推倒“心墻”的道理。
共沐書香,共享“悅讀”。唐大嶺告訴記者,讀書的過程,也是拉近與戰友距離、增進相互了解的“共情”過程。
“貼合青年官兵的閱讀習慣、興趣愛好開展閱讀活動,才能將‘書香軍營’真正打造成助力官兵成長的‘精神補給站’。”該總隊按照“集中建”與“散中用”相結合的思路,在班排宿舍設置“圖書角”“迷彩書屋”等小型閱讀場所,構建起立體式、網格化的“建管用”格局。
在此過程中,許多文體活動的嵌入式開展,讓“書香軍營”的功能從讀書學習不斷向舒緩身心、陶冶情操、密切關係等方面豐富拓展。
某支隊上等兵趙晶陽對“書香軍營”的第一印像是溫馨。他剛到中隊報到那天晚上,戰友們在“書香軍營”舉辦了一場集體生日會。一個個會心的微笑、一句句真誠的祝福,讓他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此後,趙晶陽不僅積極參加學習訓練,還踴躍為中隊建設建言獻策。在他的建議下,中隊推出“跟著書本去旅行”“異口同聲”等有新意、接地氣的閱讀活動,調動了官兵讀書學習的積極性。
前段時間,中隊“書香軍營”添置了一台模擬實戰射擊的VR訓練設備。趙晶陽和戰友成立興趣小組,一起研究對抗訓練遊戲獎懲規則。遊戲推行後,大家“打榜”的熱情高漲,VR設備前經常排起長隊。
“現在‘書香軍營’已經成為互動交流的平臺、展示才藝的舞臺,大家在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中既增長了見識,也增進了情誼。”該中隊易指導員告訴記者,從閱讀到“悅讀”,大家在歡聲笑語中找到了獲得感、歸屬感,單位的凝聚力向心力也隨之增強。
“書香軍營”陪伴我們成長
■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峰 特約通訊員 張永清
冬日,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照亮了一排排整齊擺放的書籍,也映照著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龐。
武警重慶總隊某支隊某中隊“書香軍營”閱覽室裏,每週一次的“讀書分享會”如期舉行,上等兵鐘鹹昇率先登場。
“苦想沒盼頭,苦幹有奔頭!”圍繞“奮鬥正青春”這個主題,鐘鹹昇引用最近讀過的一本書中的名句,鼓勵大家一起做新征程上的奮鬥者。
聽完鐘鹹昇的分享,官兵們打開了話匣子,大家爭先恐後上臺講述對奮鬥的理解。
分享會結束後,記者繼續留在“書香軍營”參觀。在這個升級版的閱覽室裏,一塊電子屏引人注目,上面滾動播放著各類信息,不僅有新書推薦,還展示官兵閱讀排行榜。
借閱32本,摘抄數千字,撰寫10多篇讀書心得……輕觸查看這張榜單時,鐘鹹昇的名字一次次闖入視線。這段時間來,他已經“霸榜”許久。
“閱讀塑造著我們,也見證著我們成長。”鐘鹹昇對於這份成績單感到有些意外,一次次接過中隊頒發的“閱讀之星”證書時才恍然發覺,自己成長路上早已離不開書籍的陪伴。
量變積累的同時,質變也在悄然發生。通過讀書,鐘鹹昇一改之前的內向靦腆,與戰友交流分享讀書體會的過程中,性格逐漸變得陽光開朗。他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改變歸結為閱讀的力量:“閱讀,讓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越是認識到這股力量的存在,閱讀、交流、分享就會變得更加主動。”該中隊崔指導員告訴記者,中隊越來越多官兵閒暇時自發走進閱覽室,通過讀書學習充實自己,通過分享體會增進了解,催生出向上生長的內生動力。
不同於鐘鹹昇,上等兵倪誠個性鮮明、外向活潑,喜歡分享在網上看到的搞笑段子。可他漸漸發現,自己與戰友少了共同語言。談論對一個事物的看法時,戰友們總能旁徵博引、侃侃而談,而自己常常因為觀點膚淺而得不到認同。
這讓表達慾望強烈的倪誠産生了一種“孤獨”的感覺。不僅如此,他還發現:有的同年兵訓練成績提升明顯,自己還在原地踏步;還有的同年兵工作積極主動受到點名錶揚,自己則因為精力不集中出現小差錯……
溝通不暢是因為信息不對等,存在“知識逆差”。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倪誠決心放下手機,積極參與到中隊組織的好書推薦、讀書分享等活動當中。他常和一句話、一個觀點較勁,或是翻閱書籍,或是上網查詢,或是請教戰友,直至弄明白為止。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與戰友討論“如何奮鬥”這個話題時,倪誠引用了《平凡的世界》中這句話。
看到台下戰友紛紛投來讚許的目光,倪誠找到“存在感”的同時,心中的歸屬感也逐漸放大。他積極融入集體,在戰友們的幫助下,訓練成績也取得明顯進步。
在這個總隊,年輕官兵伴著書香的成長故事不勝枚舉。近年來,隨著“書香軍營”建成落地、功能形式不斷豐富拓展,越來越多官兵在閱讀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迎來了成長的“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