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道路”,既是途徑,也是方向,無論途徑還是方向,道路都指向通達,在此意義上,“道路”是歷史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的統一。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更是全中華民族發展前途命運的決定因素。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經歷了空前的民族災難和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中國向何處去”成為時代性的中心問題。圍繞這一問題的破解,中國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探索,經過反復比較,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産黨。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最終於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經過艱難探索和不懈努力,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功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歷史新征程。
一、開闢中國道路:中國共産黨在歷史變革中的偉大覺醒——使中國人站起來。民族復興的前提是民族獨立。因此,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始於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其重要標誌是使中國人站起來。在革命時代,毛澤東等老一代中國共産黨人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當時的“中國問題”,成功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二、堅持中國道路:中國共産黨在複雜局勢中的清醒自立——使中國人富起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來破除“兩個凡是”,並自覺運用這一方法論來分析和解決“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其結果,不僅在理論方面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一個新階段,而且在實踐上也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範圍內的社會主義事業受到重創,在關鍵時期,鄧小平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力主繼續改革開放,堅持了改革開放的發展之路。
三、發展中國道路:中國共産黨在全球化條件下的穩步推進——使中國人自信起來。中國共産黨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黨,它在解答新時代命題的過程中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拓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把馬克思主義進一步中國化,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在新的全球化條件下已經獨立自主地走出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對此,我們要堅定對“中國道路”、“中國理論”和“中國制度”的自信。
四、創新中國道路:中國共産黨在新歷史條件下的戰略謀劃——使中國人強起來。在當代中國,實現現代化即實現從傳統向現代的整體性轉型,是當前以及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事件,也是中國由大國走向強國的發展關鍵之道。如今,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屆黨中央,正在引領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使中國人強起來。雖然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越來越大,但在世界範圍話語權上“西強我弱”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中國“發展優勢”和“制度優勢”還沒有轉化為中國“話語優勢”,中國話語體系還沒有構建起來,中國聲音偏小偏弱,不少方面處於“失語”或“無語”狀態,要麼“有理講不出”,要麼“講了沒人聽”。落後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無語即被邊緣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就是要不斷解決挨打、挨餓、挨罵這三大問題。經過幾代人不懈奮鬥,挨打和挨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挨罵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當前我們主要是解決中國話語體系建構和中國話語權提升問題。
綜上可見,中國共産黨與中國道路具有內在關聯。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中國道路的開闢、堅持、發展和創新。中國道路既是救亡圖存的革命之路,又是改革發展的富強之路,更是創新之路。在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領導的中國共産黨人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成功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隨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提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江澤民和胡錦濤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在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黨的基本路線的基礎上,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更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五大發展理念”,創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梳理中國道路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歷史必然性、比較優勢和制度優勢。正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産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這啟發我們必須將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強大精神和信仰力量,自覺轉化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物質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作者: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研室主任 張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