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敘利亞政府與哈馬斯決裂 卡塔爾大力援助哈馬斯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8日 05: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月7日,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敘利亞反對派會議進入第四天,分歧依舊、僵持繼續。在敘利亞境內,敘安全部隊關閉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在大馬士革的辦公機構,令反對派歡呼哈馬斯終於站到了他們一邊。

  中東媒體認為,哈馬斯辦公機構被關閉,以及此前敘軍坦克開上戈蘭高地,其實質是敘衝突繼續擴大、危機“溢出效應”進一步加劇。

  當地時間11月6日晚,敘安全部隊衝進哈馬斯駐大馬士革的辦公機構,趕走了那裏的工作人員,並用紅蠟條封死了辦公機構。事情的導火索是近日來敘境內的亞爾穆克巴勒斯坦難民營裏激戰不止,支持和反對巴沙爾的兩派相互攻擊,造成多人死傷。敘利亞政府認為這已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於是對哈馬斯採取了強硬措施。 

  卡塔爾大力援助哈馬斯

  巴沙爾失去一個老夥伴

  不過,事情的真正原因是哈馬斯不再支持巴沙爾政權,而是選擇站在了敘反對派一邊,這引起敘官方的強烈反對,哈馬斯不得不為此付出代價。

  哈馬斯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戰略選擇,與一直反對巴沙爾政權的卡塔爾給予哈馬斯豐厚的財政支持有關。10月24日,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哈馬德訪問加沙,他是哈馬斯2007年掌控加沙以來訪問該地的第一位外國元首。訪問中,哈馬德宣佈啟動以他名字命名的援助項目,幫助重建加沙。這個項目耗資近2.5億美元,包括在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興建新住房計劃,重修加沙地帶的3條主幹道,興建一所醫院和建立居民區,以及發展農業項目等。哈馬德還承諾追加援助款至4億美元。

  卡塔爾此舉被中東媒體稱作“大手筆”,是對哈馬斯的“強有力支持”。在如此力度的支持下,哈馬斯開始倒向卡塔爾,並與巴沙爾政權為敵。

  分析人士指出,一直以來,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和黎巴嫩的真主黨一樣,都站在敘利亞政府一邊。現在,哈馬斯做出的政策調整,將使敘利亞政府失去一個傳統盟友,加劇巴沙爾政權的困境。

  哈馬斯的一位發言人稱,哈馬斯做出這種政策調整,是“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下一步,哈馬斯辦事機構選擇設在卡塔爾或約旦。不過,哈馬斯此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使支持敘利亞政府的黎巴嫩真主黨也發生動搖。這將使中東格局發生深刻變化。

  敘軍坦克開上戈蘭高地

  戰火或將蔓延至以色列

  與此同時,敘利亞危機的“溢出效應”進一步凸顯。阿拉伯媒體11月7日報道説,以色列北部地區遭到來自敘利亞方面的槍擊。上週末,有3輛敘利亞坦克和兩輛裝甲運兵車開進戈蘭高地非軍事區,行駛到距離以色列陣地數公里的地帶。現在以色列已經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並在戈蘭高地增派兵力。這一新動態也讓輿論為可能爆發的敘以衝突捏一把汗。以色列已向駐紮在當地的聯合國維和部隊提起申訴,不過,以軍並沒有做出進一步的回擊。

  6日,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內西爾基透露説,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在戈蘭高地非軍事緩衝區發生零星交火,炮彈兩次落在以色列佔領區內,聯合國對此表示關注。

  “中東在線”新聞網站分析認為,顯然,有人故意“擴大事端”,“擴大衝突的範圍”,想讓敘利亞戰火燒到更多的地方,這無疑會使局勢更加複雜。

  另據阿拉伯電視臺7日報道,正在中東訪問的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如果巴沙爾政權能夠停火,英國將考慮同意讓巴沙爾“安全地撤出敘利亞”,不過,現在還不知道哪個國家願意接納巴沙爾。阿拉伯媒體還報道説,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6日訪問約旦,會見了在那裏的敘利亞反對派代表,引起人們對俄羅斯政策變化的諸多猜測,不過俄羅斯否認會向巴沙爾提供庇護。

  關於敘利亞反對派多哈會議,沙特阿拉伯的《中東報》報道説,眼下與會者似乎都在等待美國大選後的新動態,尤其是美國的新政策。報道稱,“敘利亞全國委員會”同意擴大“代表比例”和“民意基礎”,但強調仍以其為主導。“敘利亞全國委員會”主席西達7日指責“外部試圖對全國委員會的清算”。中東媒體指出,可見“敘利亞全國委員會”與美國已經産生很大分歧,贏得連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接下來如何打敘利亞這張牌,值得關注。

  (本報開羅11月7日電)

熱詞:

  • 哈馬斯
  • 敘利亞
  • 溢出效應
  • 以色列
  • 戈蘭高地
  • 拉伕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