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莫言:對奪獎已麻木 今後腳踏實地寫“人的生活”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2日 00: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地時間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佈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圖為2010年10月16日,中國作家莫言第二屆中美文化論壇上在發言。中新社發 陳鋼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電 剛剛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著名作家莫言11日表示,獲獎並不能證明自己是中國最好的作家。自己心裏很清楚,中國具備獲獎資格的作家很多。今後還是要按照原來既定的方向,腳踏實地,描寫人的生活,描寫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上寫作。

  莫言:得不得獎無所謂 獲獎前沒得到信息

  在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之前,莫言一直保持低調,回到山東老家高密寫作,避開媒體記者的採訪,仿佛“躲”了起來。最終結果出爐後,他才重新回到媒體和公眾的視線。

  接受央視白岩松電話採訪的莫言,聲音顯得很平靜,沒有很多興奮。他表示最近這段時間圍繞諾貝爾文學獎的傳聞,外界炒來炒去,自己已經感到“挺麻木,得不得都無所謂”。

  莫言的平靜與媒體的“瘋狂”形成鮮明的反差。在結果出來前幾天,已經有不少記者趕往莫言的家鄉,等待採訪這件中國文壇的大事。莫言在獲知得獎後,和守候多日的記者們見 了面,並表示感謝。

  回鄉並非“躲避” 每年都回來安靜寫作

  莫言説自己一個月之前就回到了家鄉,並不是在躲什麼。每年的這個時候,自己都會回到家鄉集中寫作。正值秋收時節,可以借機到鄉下去和父親、鄉親生活一段時間,了解正在 激烈變化的鄉土生活,了解當下農民的心理狀態。

  在他看來,家鄉是一個小城市,沒有北京那麼大,沒有北京那麼多人口,也沒有北京那麼喧囂。自己可以躲在一個小房間裏,安安靜靜讀書寫作。

  莫言感恩地説,即便沒有獲獎,也要感謝“生於斯、長于斯”的這片土地和鄉親。

  淡看獲獎: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在回答獲獎是否會打亂寫作計劃時,莫言説接下來一段時間要接受一些採訪,參加一些活動。但很快就會過去,關鍵是一種心態:自己不要把這個當成什麼了不起的、驚天動地的 大事情。它就是一個獎,得了這個獎也不證明自己是中國最好的作家。

  他説:“我自己心裏很清楚。中國作家有很多,寫得很好的作家成群結隊,具備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資格的作家也有很多。我想我是很幸運得了這個獎,頭腦要清楚,絕對不要輕飄 飄的,要站穩腳跟。”

  在他看來,作家最重要的還是作品。能讓作家站穩腳跟的,還是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對土地的熱愛,“最重要的還是一種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忠誠的寫作態度”。

  莫言表示,自己會儘快從獲獎後的狀態中擺脫出來,趕快寫作。現在自己正在創作好幾部作品,有關於戰爭的,關於家庭的,也有關於話劇和戲曲的考慮。其中有的寫了三分之一,有的開了個頭,有的準備了大量素材,會儘快寫。

  頒獎詞落後於創作現狀?莫言:基本表述了我的創作特質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當天對莫言的頒獎詞是:“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對此,莫言表示,自己在1987年就曾經寫過包括自己在內的中國作家與馬爾克斯、福克納兩位文學大師之間的關係。

  “毫無疑問,這兩位大師的寫作風格對我産生了影響。他們的寫作讓我開竅,讓我意識到文學作品可以這樣寫。那個時候我認識到一定要儘快逃離他們,靠得太近就失去自我。他們都是兩座灼熱的火山,靠得太近就要化了,要躲得遠遠的,越遠越好。”他這樣説。

  至於為何會給出這樣的評價,莫言覺得,自己最近一部翻成瑞典文的作品是《生死疲勞》,裏面涉及了一些魔幻的內容。但其中的魔幻是和中國民間故事密切相關的。

  不過莫言還是覺得:這個評價也是對的,不能説完全和自己的創作沒有關係,基本表述出了自己創作的一些特質。當然要把自己幾百萬字的作品全面概括出來,這麼兩句話顯然是不夠的。

  談到未來的文學之路,莫言回答説:“按照原來既定的方向,腳踏實地,描寫人的生活,描寫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上寫作。”

熱詞:

  • 莫言
  • 人的情感
  • 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