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世界週刊]視線:印度“核”夢(20120422)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2日 22: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6d8d2430c21047c69018b3fde4766919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4月16日,安理會發表主席聲明,“譴責”朝鮮發射衛星。三天后,一枚烈火-5型導彈就在印度發射升空。

  有人用“一飛沖天亞洲驚”形容印度的此次導彈試射,而英國《金融時報》則因此想到了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在《印度的發現》一書中寫下的誓言:“印度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角色。要麼做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而烈火導彈的發射,正是印度追求大國核夢想的又一次邁進。

  49歲的泰絲-托馬斯,是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的一名導彈專家。

  泰斯出生於印度喀拉拉邦阿勒皮一個小商人家庭,母親是家庭婦女。從小,泰斯就對附近的一個火箭發射基地十分著迷。25歲,泰斯進入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成為極少數戰略導彈專家中的一個。而她多年的夢想,在4月19號實現了。

  當地時間2012年4月19日8點07分,一枚“烈火—5”型導彈從奧裏薩邦惠勒島發射升空。

  1000多秒後,“烈火—5”準確命中5000公里外印度洋上的預定目標。這麼長的距離,一架噴氣式客機需要飛行6個多小時,而比飛機快30倍的導彈只用了不到20分鐘。這一刻,泰絲和她的同事們興奮異常:

  長17米、重50噸,能攜帶1.1噸重核彈頭,“烈火—5” 是印度烈火系列導彈的最新成員。由於擁有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烈火-5可以攜帶3到10枚核彈頭,每一枚對付1個目標,目標間可相隔數百公里。

  《印度斯坦時報》評論認為,烈火5已讓印度一腳踏進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組成的洲際導彈俱樂部。因為便捷的公路機動發射和廣闊的國土將使烈火5的實際打擊範圍遠遠超過5000千米!

  假如將導彈機動到北部的阿姆利則,7000公里以外的瑞典斯德哥爾摩也可以納入射程。

  “烈火”,也就是阿格尼(Agni),印度神話中的火神,由於這次導彈發射而廣為人知。烈火發射,標示著印度遠程核打擊能力的形成,而這還只是支撐印度核夢的支柱之一。多年來,在核武裝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的印度已經走得很遠,擁有所謂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這是印度的目標。

  2012年4月4號,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來到孟加拉灣邊的維沙卡帕特南港。這裡是印度海軍核潛艇基地。但安東尼卻是為一艘俄羅斯核潛艇而來。

  這天,印度從俄海軍接收的“鯊魚2”級K-152“獵豹”號核潛艇正式下水。印軍將它改名為“查克拉號”,根據俄印2004年秘密簽署的合約,印度以10億美元代價租借10年。俄方還答應為印度自主研發核潛艇提供物質和技術幫助。

  當天的《印度時報》難掩興奮:“印度成為繼美俄法英中之後第6個裝備核潛艇的國家。”

  核潛艇,正是構成“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第二根支柱。“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指的是陸基的洲際導彈、海基的潛射彈道導彈 和空基的遠程轟炸機。

  “殲敵者”號。印度自己研發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今年2月已經開始海試,計劃在年底前加入印度海軍。“殲敵者”號排水量約5000噸,屬於“袖珍型”核潛艇,攜帶的K-15導彈射程也只有700千米。不過,它解決了印度海軍核打擊能力的有無問題,而這種潛射核打擊能力是確保第二次打擊的關鍵。

  相對於陸基、海基而言,印度最早具備的是空基核能力。早在1982年,印空軍就訂購了50架幻影2000戰機,改名為“神雷”戰鬥機。幻影2000載彈量達到6.3噸,可挂載戰術核武器。蘇-30MKI—印度空軍現階段能力最強的戰機,同樣可以攜帶核武器。按照印俄達成的協議,從2004年起,印度以每年12架的速度自行生産140架。

  無論是幻影戰機還是蘇-30戰機,要進行核打擊,都必須要飛到目標區上空淩空投彈,風險極大。因此,印度繼續尋求實現“視距外打擊”的能力,和俄羅斯聯合研製了“布拉莫斯”空地超音速巡航導彈。

  據報道,該型導彈以快制勝,飛行速度接近3倍音速,能以多種飛行彈道攻擊目標,性能甚至超過顯赫一時的美國“戰斧”和具有隱身能力的英法“風暴影”巡航導彈。
  印度聲稱將在今年定型後年産100枚,主要裝備蘇-30MKI型戰鬥機。

  核武器,被戰略學家稱為“絕對武器”,擁有它意味著有了一種無法抵禦的“絕對權力”。而作為崛起中的新興國家和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印度有著無盡的雄心。在印度看來,要想成為世界大國,沒有有效的核打擊與反擊能力,是不可思議的。核力量,將是印度走向大國之路必需的“權力硬通貨”。

  印度版的“詹姆斯?邦德”能夠邊駕駛直升機邊拆卸炸彈,甚至拯救自己的國家免遭核災難。但對他來説,進入巴基斯坦的電影院卻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今年3月,印度電影《特工維諾德》被巴基斯坦禁映,理由是“歪曲地描寫了巴基斯坦將軍和特工”。因為電影中有這樣的情節:巴基斯坦特工策劃在新德里引爆一枚手提箱核彈。

  電影是虛構的藝術,但也反映出印度對巴基斯坦核力量的真實擔憂。

  不過,早在1999年,印度就試射成功“烈火-2”導彈,其2000千米的射程已基本覆蓋巴基斯坦全境。可以説,走出南亞,通過核力量爭取全球大國地位,才是印度追求“三位一體”核能力的最終用意。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期間,當時巴基斯坦的盟國美國,將“企業號”航母駛入孟加拉灣。當時,印度人就認為美國航母上攜帶了核武器,此後多年對此耿耿於懷。3年後,1974年,印度爆炸了第一個核裝置。1998年5月,印度以連續5次核試驗正式跨過了核門檻。

  就在此次烈火5導彈成功試射後,印度導彈專家高斯明確表示:“烈火-5試射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改變了國際上的遊戲格局。”

  用軍事實力特別是核力量來實現自己的“大國夢”,是印度歷屆政府不變的信條。近些年來,印度的核權力不斷增強,“三位一體”的核力量發展目標也有望在可預見的將來全面實現。然而,一心倚核坐大的印度並不是生活在國際政治的真空之中。一個崛起中的“核印度”,不可避免地將衝擊國際舞臺上的權力平衡。

  4月19號,美國《大西洋月刊》的網站上登出了這樣的標題。和朝鮮相比,印度導彈技術更過硬,面對的國際輿論也溫和得多。

  相比之下,印度自己的表現,卻顯得咄咄逼人。

  但面對印度的高調,中國政府顯得很淡定。

  與此同時,另一個區外大國也在密切注視印度核能力的增長。

  一個多世紀以來,憑藉兩洋的優越位置,美國沒有受到鄰國的威脅。然而,遠程和洲際導彈的出現,使這一地理優勢完全喪失。對美國來説,“戰略導彈恐懼症”是與生俱來,根深蒂固的。出於牽制中國的需要,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承認印度“事實上的核國家地位”,但早在2006年印度試射“烈火-3”之前,美國就多方施壓要求印度“謹慎行事”。而印度此次試射的“烈火5”實際射程超過5000千米,已經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構成了直接威脅。

  多年來,出於自身的戰略需要,美國和西方對於印度核導力量發展“睜一眼閉一眼”,但這決不意味著它們會無條件地讓印度成為“全球大國”。《亞洲時報》的評論就認為,如果所謂的威懾力量挑起與鄰國的彼此敵視,印度付出的長遠代價將遠遠超過眼下從西方得到的“補償”。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