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日本地震週年政壇之變 換相難平朝野紛爭(組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00: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2011年8月26日,菅直人辭去日本首相職務。

  資料圖:野田佳彥上任後視察了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處理中心。

  中新網3月11日電(記者 孟湘君)3月11日是東日本大地震一週年紀念日。在過去一年裏,日本政壇也遭遇了“地震”式巨變,送走“草根首相”菅直人,迎來“泥鰍首相”野田佳彥。專家指出,雖然在震後短時期內,日本政壇出現難得一見的短暫“休戰期”,但過去一年來總體並不穩定,仍然派系林立、分裂多於團結,這必將對日本“重生元年”的復興步伐造成阻礙。

  菅內閣“絕處逢生”

  2011年3月初,日本民眾或許一邊在期盼著早春時節櫻花次第綻放的勝景,一邊從報紙上讀著“鷹派”外務大臣前原誠司辭職的消息。比起大自然,日本政壇的波動也許更能讓人體會到“春寒料峭”的感覺。事實上,財務大臣野田佳彥、行政刷新大臣蓮舫也曝出類似醜聞。三位內閣大臣接連陷入獻金問題,使原本已支持率低迷的菅內閣步履維艱。

  3月11日上午,菅直人在內閣會議後的閣僚懇談會上承認,自己的政治資金管理團體“草志會”收受了在日韓國人的政治獻金。但他同時辯稱不知道獻金者為外國籍,因此不打算辭職。這番言論無疑引發了日本政壇新的騷動,在野黨或趁勢嚴厲追究、加緊“逼宮”但沒人能料到,就在短短幾小時後,一切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當天下午(北京時間3月11日13時46分),還坐在會場裏的菅直人與1.28億日本民眾一樣,直面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天災由9.0級特大地震、海嘯、核泄漏組成的三重災難襲擊了這個島國,政壇的小小波瀾迅速淹沒在海嘯懾人的威力當中。從那一刻起,日本政府和民眾面對的,不再是你爭我鬥、油鹽柴米,而是一場真正關係生死存亡的特殊較量,一場“天人交戰”的艱難搏鬥。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東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黃大慧教授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這場災難在某種意義上,為原本四面楚歌的菅直人內閣爭取了一定的喘息機會,將原本已處在懸崖邊緣的菅內閣拉了回來。為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複合型災難,日本朝野暫時放下政見分歧,反對派開始謹言慎行,減少對菅直人的政治壓力,政壇罕見地進入了“政治休戰期”。

  “免戰牌”不是“免死牌”

  然而,日本朝野挂起“免戰牌”,並不意味著菅直人內閣拿到了一塊“免死金牌”。菅直人十分清楚,若能夠抓住地震的“天賜良機”,創造政績贏得國民信賴,無疑能挽救岌岌可危的內閣以及民主黨政權;反之,稍有不慎,就會招致民怨,進而面臨倒閣局面。因此,菅直人在震後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欲向公眾展示堅決果敢、富有同情心的領導人形象,其內閣支持率也確實一度大幅回升。

  但好景不長,雖然日本民眾應對地震訓練有素,但隨著時間流逝,福島核危機遲遲得不到合理解決,災後生活困難重重,在野黨、民眾對政府的指責越來越多,政府公信力受到嚴重損害。黃大慧指出,在應對核泄漏方面,菅直人內閣缺乏經驗,其面臨的複合型危機也很難在短期內解決,使他難以完成政治夙願。

  去年6月初,日本在野三黨(自民黨,公明黨,奮起日本黨)聯合發起對菅直人內閣不信任案,打響倒閣戰,朝野“休戰期”走向終結。雖然菅直人“戲劇性”地通過了該次考驗,但面對要求他下臺的呼聲,他不得不拋出“緩兵之計”:等到“公債發行特例法案”獲得通過、完成2011年度第2次補充預算的編制工作並制定社會保障與稅制整體改革方案後,將選舉民主黨新代表,他也將辭職。

  8月26日,無計可施的菅直人正式宣佈辭職。這位曾揚言“支持率跌到1%也不下臺”的“草根首相”,不得不在執政14個月後黯然退出政治漩渦的中心,成為日本又一位“短命首相”。

  “泥鰍”野田臨危受命

  災後重建、核危機、經濟復興……菅直人內閣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國難當頭,日本急需一位能夠肩挑重擔、臨危不亂的領導人,帶領民眾走向重建與振興。在角逐首相寶座的群雄中,前外務大臣前原誠司、經濟産業大臣海江田萬里和時任財務大臣野田佳彥都呼聲頗高。雖然外形瀟灑的前原在民調方面佔優,但在民主黨黨首選舉的鏖戰中,平素踏實、低調的野田佳彥笑到了最後。

  黃大慧稱,野田並非輿論所描述的“黑馬”,他勝選是日本民主黨黨內派系鬥爭的産物,也是時勢造就的,有其必然性。

  野田屬於民主黨內“反小澤派”的溫和力量,有大局觀念,較善於處理民主黨內以及黨派間的關係。上臺後,他確實也做了很多努力,一方面試圖彌合民主黨內部政治分歧,一方面加強與在野黨合作,力求贏得盡可能多的支持,維持穩定的執政環境。

  為人低調的野田具有“實干家”的特質。他曾這樣描述自己喜歡的名言:“泥鰍有泥鰍的特點,想學金魚也學不會、變不了。一身泥漿,一心為國民揮汗工作,把政治推向前進,我要把這種泥鰍政治貫徹到極致。”

  黃大慧認為,與地震發生後菅直人執政時期相比,野田上臺半年來,政壇相對趨穩。民主黨內及朝野間的裂痕並未進一步擴大。但從整體來看,日本政壇仍處於動蕩當中。

  施政困難“暗涌”依舊

  面對災後重建、核危機以及經濟復興“三座大山”,野田確實發揮著“腳踏實地”的“泥鰍”風格,所做工作起到了一定效果。去年年度東日本大地震賑災政策確定後,野田著手開展包括提高消費稅率在內的“社會保障稅制一體化改革”。地震發生前,日本國債已連年膨脹,地震發生後,經濟更是遭受重創,跌入谷底。分析稱,野田所提的消費稅增稅可説是日本實現財政重建的必經之路。

  黃大慧表示,增稅法案能否獲得通過,將成為野田執政以及日本政壇走向的一個關鍵轉捩點。

  但是,這一法案在普通民眾中支持率不高,日本民主黨內最大派系、由民主黨前幹事長小澤一郎率領的小澤派也明確提出反對增稅法案。分析稱,在增稅法案上,小澤態度強硬,同意小澤派觀點的人或陸續增加,加之參院執政黨不足半數,野田政府的運營或因此陷入僵局。

  近期,日本媒體報道了野田與最大在野黨自民黨總裁谷垣禎一秘密會晤的消息,並稱野田暗示為通過增稅法案不惜解散眾院舉行大選。黃大慧就此分析稱,野田確有可能以解散眾院為代價,與在野黨做交易。但一旦解散眾院,野田並無在選舉中再獲勝的絕對把握,而且,今年下半年其將面臨民主黨黨首選舉的挑戰,政治前途面臨風險。野田能否成功過關,打破日本五年換六相的“短命魔咒”,還難以預測。

  黃大慧表示,由於日本民主黨長期存在“擁小澤”和“反小澤”的黨內之爭,小澤派將對野田內閣繼續形成掣肘。野田與在野黨的“妥協”苗頭也未公開化,目前日本政壇仍“暗潮洶湧”。當前,震後重建、核危機以及經濟問題仍是日本政府需要應對的頭等要務。

  核反思中的“重生元年”

  2012年年初,野田發表執政演説,闡述了他所構想的“復興藍圖”,即把2012年度作為日本的“重生元年”,作為日本首相他將負起對國民的責任,並執行具有決斷力的政治。

  不過,據外媒報道,就長期研究日本問題的專家理查德薩繆爾斯(Richard Samuels)赴日實地考察後所見,這場巨大的災難還未能把日本從政治和經濟麻痹中喚醒。

  薩繆爾斯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麻省理工學院日本項目的創立者,他計劃撰寫《國家的重生》(Rebirth of a Nation)一書,前往日本進行實地調研。但經過數月考察,薩繆爾斯決定將書名改為《危機辭令》(The Rhetoric of Crisis)。

  薩繆爾斯説,“迄今為止,關於改變的言論似乎多於真正的改變。一直還是如此涇渭分明。”

  分析稱,在過去12個月裏,日本確實已經發生了變化,只是過於緩慢,而且並未引起關注。日本原本龐大的政府債務仍在膨脹,經濟不見起色。議會內派系林立,一些關鍵性決策一拖再拖,面對各項事務的議員們不是例行公事般“達成共識”,就是進行政治交易,主流政黨無力解決分歧,難以展現民眾渴望的領導力。

  而由地震、海嘯引發的福島核危機,無疑是日本政府施政的“硬傷”。這場核危機,讓日本國民真正地改變了對核能的認知。日本各界陸續爆發的反核遊行抗議不僅展現出這個島國對核泄漏的恐懼和擔憂,也體現出民眾對政府核能政策的質疑與不滿。

  儘管日本政府再三宣揚低強度輻射不會立即威脅民眾健康,但核危機之後的“日産食品”,已經登上了世界多國餐桌的“黑名單”。雖然兩任首相親嘗農産品以示安全,但大嚼福島黃瓜的菅直人和親自品嘗福島米飯的野田佳彥並未讓民眾“買賬”。

  2012年2月底,日本一個民間調查委員公佈對福島核事故長達400頁的獨立調查,指責災害發生時首相官邸反應倉促混亂、沒有分清職責,未能有效發揮作用,反而阻礙了救災。而且,調查曝光了時任首相菅直人下令阻止福島核電站人員全體撤離的內情,令人感嘆當時堅守核電站的“福島五十勇士”今時今日不知命運如何。

  3月8日,日本經濟産業大臣枝野幸男承認,政府在處理福島核事故時存在信息不暢現象,影響了事故處理進程。9日,日本政府公開的“原子能災害對策總部”會議紀要顯示,地震發生當晚,就福島核電站事故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已有人指出存在反應堆喪失冷卻功能直至堆芯熔化的可能性。這也再次證明,政府雖然考慮了必須大範圍疏散居民的最壞狀況,卻沒有充分公開信息。

  核能曾是日本唯一的出路。但如今,這把“雙刃劍”卻讓整個國家在疼痛中陷入深刻的“核反思”,其影響力甚至遠渡歐洲,主要核能大國德國從此與核電揮別。

  但鮮有跡象表明,日本會與核電徹底告別,充斥著明爭暗鬥的政壇放下隔閡團結一心,發起一場實質性政治和經濟變革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只有卸任後的菅直人終於擺脫政事紛擾。他以苦行僧裝扮踏上朝拜、祈福之旅,與普通日本民眾一道,在“重生元年”裏踽踽而行。

熱詞:

  • 地震
  • 野田
  • 日本政壇
  • 菅直人
  • 換相
  • 日本朝野
  • 日本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