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伊朗局勢劍拔弩張 分析稱或成西方下個打擊目標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3日 02: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為對伊朗“黑色星期二”事件的回應,12月1日,美國國務院表示準備加大對伊朗的壓力,尤其包括對其央行的制裁措施。此前,11月30日,英國宣佈要求所有伊朗駐英外交官48小時內離境,並決定立即關閉伊朗駐倫敦使館,“對伊關係降至維持外交關係的最低水平”。同日,法國、德國和荷蘭的外交部分別發表聲明或公報,宣佈召回各自駐伊朗大使。

  伊朗方面也對歐美國家的制裁,作出強硬表示。伊朗外交部發言人11月30日晚表示,“毫無疑問,伊朗政府將採取必要的報復性措施”。伊朗與英國的交手,已升級為伊朗與西方世界的矛盾。

  “黑色星期二”

  此次“黑色星期二”事件指的是11月29日,約300名伊朗學生對英國駐伊使館發起衝擊,高喊反英口號,扯下英國國旗。伊朗當地媒體以示威學生抗議“英國的敵意姿態”和“5分鐘內接管英國使館”等為標題,報道此次衝突。儘管伊朗官員稱,示威者自發行動,與政府無關,但還是受到了美國等國的強烈譴責和有力“反擊”。

  伊朗學生如此憤怒,是為了抗議幾日前英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11月21日,英國政府要求英國各金融機構切斷與伊朗各銀行的金融聯絡。當日15時起,所有英國信貸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停止與包括伊朗央行在內的所有銀行的交易。這是英國首次根據2008年制定的“反恐怖主義法”而切斷與某國金融部門的聯絡。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稱,此舉是因為有證據表明,伊朗的銀行支持該國的核武器計劃。而伊朗一名女議員表示,襲擊使館事件是對英國反伊陰謀的反應。她認為此舉是學生們向強權國家發出了強有力的信息,他們不會對外界的威脅和制裁保持沉默。

  美國媒體分析,此事件説明伊朗和西方國家的對抗正逐步升級,使得本已緊張的伊英關係進一步惡化。該事件也很微妙地讓人聯想起伊朗示威者1979年圍攻美國大使館的一幕。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示威者衝入美國大使館,將52人扣為人質,時間長達444天。兩國外交關係斷絕,至今沒有恢復。

  交惡已久

  伊朗議長拉裏賈尼在11月3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説,此次事件代表了伊朗民眾的“普遍情緒”,英國政府過去的做法激怒了伊朗人。他説,伊朗示威者的憤怒源於英國數十年來對伊朗的“不當行為”。伊朗經濟很大程度依賴於它的化工行業國際貿易,英國21日的制裁對伊朗有相當程度的打擊。並且,伊朗重提往事,譴責當初英國軍情六處指導以色列暗殺了伊朗的科學家等。對英國來説,因為2007年伊扣押英海軍人員,以及恐怖襲擊等事件,也與伊朗積怨已久。和美國一樣,英國把伊朗看作一個不折不扣的“邪惡軸心國”,所以兩國之間的關係一直冷談。

  伊朗古稱“波斯”,是個有5000年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國。因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連接處,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全球能源緊張加劇的情況下,伊朗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石油資源與美國戰略利益的矛盾更加深化。美國若掌控了伊朗,就捏緊了“世界油管”的開關,扼住了其他大國生存發展的咽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曾長期不遺餘力地支持專制的巴列維王朝。但70年代末王朝倒臺之後,兩國交惡。有分析稱,美英等國之所以欲就伊核問題對伊朗“痛下殺手”,除了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外,也在於美國不想把在伊拉克取得的勝利成果拱手讓給伊朗。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什葉派穆斯林國家,伊朗在伊拉克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是打?是和?

  伊朗局勢劍拔弩張,是打還是和,牽動人心。

  英國《每日郵報》有文説:面對伊朗,西方從未有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向來只有早開戰或晚開戰的選擇,前者意味著伊朗還很弱,西方的機會還很多;後者意味著伊朗強大了,甚至可能擁核,結果會可怕得多。美國《赫芬頓郵報》也分析,未來幾個月,伊朗戰爭的戰鼓必然擂得很響。

  也有分析認為,作為一個重要的産油國,伊朗擁有足夠的戰略儲備,來應付美國及其盟友的戰爭。現在擺在美國面前的選擇方案並不多,如果允許以色列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轟炸伊朗重要戰略設施,很可能會引發全面戰爭;如果採取空中打擊的方式,那麼美在中東地區乃至世界各地的戰略目標都將遭到襲擊。因此,美國除了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有關制裁伊朗的決議之外,暫時不會有其它的行動。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道,伊朗工業、礦業和商業部長邁赫迪卡讚法裏11月21日在德黑蘭表示,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是一場“雙輸”遊戲,它産生的衝擊是“雙向的”。他認為,制裁同樣會損害西方利益。他説,如果西方不在伊朗能源領域投資,將失掉伊朗市場。伊朗可以考慮與其他國家合作以取代西方。同時,據路透社報道,伊朗有近1/3的原油流入歐洲,美國的制裁對許多國際石油巨頭來説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有經濟學家表示,如果一旦凍結伊朗央行資産,將導致國際油價迅速升高,國際油價有可能在短期內上衝到140美元以上,這將損害西方國家的利益。

    【近期相關消息】

    伊朗衝擊英使館遭各方制裁 已陷入“國際孤立”

    歐盟于12月1日宣佈將對繼續實施伊朗新一輪的制裁。同時,美國參議院也全票通過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有評論稱,美歐與伊朗本來緊張的關係立即惡化,伊朗已陷入“國際孤立”。

    英國要求關閉伊朗駐英使館

    英國政府11月30日下令要求伊朗駐英國大使館關閉。 

    伊朗降低與英外交關係 至代辦級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聲像組織報道,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28日批准了議會前一天通過的要求降低與英國外交關係的議案。

    伊朗報複製裁 決定撤出英國大使 英國表態:遺憾

    據香港《文匯報》28日報道,伊朗國會27日以171票贊成,通過要求伊朗和英國互撤大使,報復英國早前支持美國制裁伊朗,貿易額亦將減至“最少”程度。國會發言人揚言此舉只是開端,其他制裁伊朗的國家也可能遭到同樣報復。

   【事件現場】

    伊朗示威者衝擊英國駐伊朗使館 與警察發生衝突

   伊朗示威者衝擊英國使館 降旗擲燃燒彈搶秘密文件

   朗示威學生衝擊英國駐伊大使館 英國國旗被撤換

   【各方表態】

   英國:不可接受 伊朗政府該為英使館遭衝擊事件負責

   美國:強烈譴責衝擊英國駐伊朗使館事件

   安理會:強烈譴責伊朗示威者衝擊英國駐伊朗使館

   伊朗:官員稱英使館遭衝擊事件與伊政府無關

    外交部對示威者衝擊英國駐伊使館事件表示“遺憾”

  【新聞回顧】

   導讀:近期,美英加三國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法國隨後追加

   美官員稱伊朗曾供應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化學武器

    據法新社11月20日報道,最近幾週,在利比亞中部的兩處地點發現數百枚“化學炮彈”。美國官員稱,這些化學武器可能是伊朗運送進來的。

    美英加三國宣佈對伊朗實施制裁 美將認定伊朗為“首要洗錢關注”地區

    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分別於當地時間11月21日宣佈加大對伊朗的經濟制裁。2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和財長蓋特納在聯合發佈會上宣佈,美國將對伊朗石油和石化領域涉及核採購的公司進行制裁。蓋特納還強調,伊朗銀行系統是“洗錢中心”,全球金融機構都應該慎重考慮與伊朗的交易。

    英國:宣佈對伊朗制裁 切斷與其所有金融機構聯絡

    英國政府21日宣佈了針對伊朗的新經濟制裁措施,要求英國各金融機構切斷與伊朗各銀行的金融聯絡。英國財政大臣喬治 奧斯本稱,此舉是因為有證據表明,伊朗的銀行支持該國的核武器計劃。

    加拿大:停止對伊朗出口任何與石油化學製品 切斷與伊朗所有金融聯絡

    21日,加拿大政府則表示,停止對伊朗出口任何與石油化學製品以及其他與石油和天然氣有關的物資。加拿大外交部長約翰 貝爾德發表聲明,切斷與伊朗的所有金融聯絡。

    法國:將暫停進口伊朗石油産品

    法國外交部11月24日宣佈,法國將繼續在歐盟範圍內推動暫停進口伊朗石油産品的新制裁措施,並表示在有關方面達成一致前將單方停止進口伊朗石油産品。

    以色列:副總理表示贊成對伊朗繼續施壓

    11月24日以色列副總理兼戰略事務部長摩西亞阿隆24日在布拉格表示,以色列贊成對伊朗繼續施加壓力。

    韓國擬響應美國要求 對伊朗採取追加制裁措施

    11月24日,韓國政府正在計劃對伊朗採取追加制裁措施。韓國政府正在謹慎考慮根據美國的要求,中斷對伊朗的石油化學品品進出口。

   【英伊關係分析】

   伊朗英國“積怨已久”

    伊朗一直指責英國大使館在2009年伊朗總統大選引發的民眾抗議中“多管閒事”。稱英使館支持伊朗國內的反對派,利用自己在當地的職員作掩護,煽動伊朗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加劇伊朗的動蕩局面。

    編輯:南淄博

熱詞:

  • 轟炸伊朗
  • 伊核問題
  • 5000年
  • 伊朗方面
  • 局勢
  • 外交部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