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人口結構失衡困擾日本(經濟透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3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日本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持續下降,老齡化問題日趨加深。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顯示,2010年日本老年撫養比已超過40%,是美國的兩倍,比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高近30%。據預測,在2050年之前,日本社會總體撫養比將升至90%以上,較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一倍多。目前,日本老年和少年的總體撫養比也已達到60%左右,已經開始接近於勞動人群對人口撫養的負擔極限。

  日本人口結構失衡,將對其經濟社會發展産生重大影響。一方面直接導致社會保障壓力增大,社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不平衡。從1990年到2007年,日本政府社會保障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從11.3%上升至18.7%,但是宏觀稅收負擔率卻從29%下降至28.3%,社會保障支出增長的部分基本上由政府發行中長期債券來彌補,社會保障的負擔通過政府發行彌補赤字的債券轉嫁給了未來一代,現行的社會保障體系及其運轉難以為繼。另一方面是勞動力人口的減少。日本15歲到64歲的勞動力人口早在1995年就從8717萬人的高峰值開始下降。2011年初的統計資料顯示,日本勞動力人口的減少正在加速,從2035年起日本人口每年將減少100萬人,照此發展趨勢,到2050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預計將減至4471萬人,僅為2005年的2/3。勞動力人口的持續下降,嚴重拖累了日本的經濟增長,使日本經濟長期處於較低增長水平。

  在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日本的經濟增長和社會保障都出現了不可持續性問題。鑒此,今年6月,日本從確保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和實現老齡化社會經濟平穩增長兩個方面入手,設計了實現日本社會保障良性循環和經濟長期平穩增長的發展戰略。

  在確保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方面,首先,社會保障支出要優先考慮向那些確實陷入財務危機的個人提供公共服務,並加強社保互助和公共資助,加速推動私人部門進入社會保障事業領域,還要加快健康、退休和兒童等多個層面社保體系的改革與調整。其次,所有社會公眾原則上都應向社會保障基金繳納社保資金,但國家必鬚根據個人財務狀況合理確定繳納比例,同時可以適時增加消費稅作為社會保障基金新的來源。

  在促進經濟長期平穩增長方面,日本政府設定了兩個主要目標:積極提振國內老齡人口的消費需求,到2020年日本老齡人口消費總額要達到17萬億日元;增加國內的勞動力供給,到2020年要創造出230萬新增勞動力人口。

  為實現這兩個目標,日本政府將實施3個戰略舉措。一是加快實施全民就業戰略,通過延長工作年限、提高中小企業老齡員工數量、立法改善老年人工作環境和促使老年人在教育和社保領域就業等措施,促進老齡人口重新成為新生勞動力;通過完善幼兒社會看護體系和鼓勵採取“彈性就業”等措施增加婦女就業;通過建立産學聯合教育體系和吸納全球優秀人才等措施增加青年勞動力數量。二是逐步實施生命科學創新戰略,為研發和臨床試驗提供有力支撐,提升醫療器械的科學技術水平,同時積極建立國際醫療健康合作網絡。三是大力實施銀色産業創新戰略,通過設計新的老齡産品和服務增加老年人的消費需求,同時創建適宜老年人居住的現代老齡社區。

熱詞:

  • 結構失衡
  • 日本人口
  • 日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