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歐元區面對真正抉擇 或將“遵從民意”走向分裂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02: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歐元瀕死?

  要麼選擇“共同債”更加團結,要麼“遵從民意”走向分裂,歐元區終於開始面對真正的抉擇。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談佳隆|上海報道

  合久必分?

  10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顧問夏皮洛在接受英國廣播電臺時發出警告:“如果歐元區領導人不妥善應對危機,歐元區將會最快在本月崩潰。”

  民意角力:希臘不走德國走?

  歐元區短期內真的會崩潰嗎?

  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首席執行官道格拉斯麥克威廉斯認為,“希臘人和國際債權人遲早會厭倦于打一場註定要輸的戰鬥,而希臘的退出以及其他國家的效倣將導致這一貨幣聯盟崩潰。”

  “(歐元區國家)他們現在也知道歐元的崩潰是全球和歐洲都承受不起的災難,於是大家要坐在一起商討。”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現在歐元區的前景取決於成員國解決各自財政問題與加強歐元區財政統一問題的共識和行動。”

  “在很多德國人看來,要麼希臘離開歐元區,要麼德國自己放棄歐元,”一位在華投資的德國企業家這樣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我身邊不少朋友開始懷念並討論德國是否應該回到馬克時代,畢竟歐元成立之初並不是完全出於‘民眾’的意願,而更多的是政治家的抱負。”

  10月5日,德國《明星》週刊公佈了福沙輿論調查所民調結果顯示,54%的德國受訪者表示願意“重拾”馬克。這一比例在原民主德國的受訪者中甚至達到67%。不過,前不久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德國電視一台講話時曾強調,德國不能回到貨幣馬克時代,因為強勢馬克不利於德國出口。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周弘則認為,雖然德國放棄了擁有悠久歷史的馬克而改用了歐元,但從歐洲貨幣一體化中受益頗多,在過去十幾年中,德國的經濟增長強勁主要依靠其出口貿易,而這與歐元匯率政策不無關係。

  如果德國政府無意退出“歐元區”的話,那麼希臘退出“歐元區”有可能嗎?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認為:“希臘進入或者説勉強進入歐元區本身就有問題。如果希臘重新採用本國貨幣,可以通過對歐元貶值的方式增強其國際競爭力,進而降低其貿易赤字。”

  在陶冬看來,歐盟國家、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清晰地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但誰都不願意為這樣的結果(歐元的倒退)擔負政治責任,所以採取了拖延策略。

  實際上,歐元區領導人心中更大的擔心還在後面:同樣負債纍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怎麼辦?作為歐元區內德法之後的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的國債是GDP的1.2倍,如果其債務危機大規模爆發,完全有可能吞噬負責救援的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

  “歐洲財政部”:另一種可能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元區崩潰的可能性很小。歐盟和歐元的出現從本質上來説是一種消弭戰爭的政治意願。放棄現有的成果代價可能會很大。”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如果“歐元崩潰”成為歐洲政治家們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通過危機促改革,成立“歐洲財政部”並推出歐元區共同債券則成為了另一種可能。

  此前,量子基金創始人索羅斯屢次強調,歐元區必須建立統一的財政部門及發行“共同債券”來解決歐債危機,這樣才能避免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1999年歐元啟動,2002年歐元完全取代歐元區各成員國的主權貨幣,各成員國就失去了其獨立的貨幣發行權和控制權,但財政政策仍然屬於各成員國政府的職權範疇。這意味著貨幣政策由歐洲中央銀行統一制定,因此貨幣政策的喪失使得成員國的經濟主權主要體現在了財政政策上,共同債券若將推動,意味著所有歐元區成員國的財政政策也將被褫奪。

  這也成為導致歐債危機的“硬傷”之一。“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坦言,如果10年前這些國家就能達成這樣的一致,共同分享或者共同承擔自己相應的財政方面的責任,最終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不過,今年9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公開表示:“歐元區共同債券是對當前危機的錯誤回應。他們將引導我們走向債務聯盟,而非穩定聯盟。”這一表態似乎讓歐洲“財政大鍋飯”的設想前景黯淡。

  吳曉靈告訴記者,歐元區現在遇到的矛盾就是有統一的貨幣政策,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發行歐元區債券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經濟好的國家要承擔經濟不好國家的責任,在歐元區裏面吃大鍋飯。德國之所以一直強調不同意這樣做,就是想用這個壓希臘、西班牙、意大利能夠調整自己的財政狀況。”

  歐元內耗:美元受益?

  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歐元區內耗不斷,美元或將漁翁得利。雖然從短期來看,歐債危機會拖累美國經濟的復蘇,但從更加戰略性的角度來看,歐債危機使得美國和美元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強。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不久前坦言,北歐的國家如德國、芬蘭等,向來遵守預算紀律的傳統,而南歐國家如希臘,向來習慣揮霍消費多於生産製造,甚至習慣舉債度日。歐元區17個國家的文化差異極大,經濟和銀行業界對於歐元區是否應該維持17個成員國的關鍵問題上分歧嚴重。

  事實上,格林斯潘這種帶有“分離主義”色彩的歐洲觀代表了美國主流社會對於歐洲的理解。2009年3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就曾在一份預測報告中指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在2020年,歐洲大陸將有可能分裂成“西部歐洲”、“新歐洲”和“巴爾幹聯盟”三大部分。

  對於中國、日本等對歐洲貿易和投資大國來説,歐元已經不僅僅是主要的貿易貨幣,更成為了儲備貨幣,美元在貿易和儲備上的重要性在下降,而對於中東特別是伊朗等國家來説,擺脫“石油美元”是其和美國劃清政治立場的重要表現,這些國家寧願選擇用歐元結算石油也不選擇美元。

  但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周弘告訴《中國經濟週刊》,雖然深陷債務危機,但歐元區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經歷此次危機之後,歐盟層面應該加快一體化進程,包括強化財政紀律、統一稅率,希望有朝一日歐元會像美元一樣發行,既發行歐洲共同債券又可以採取量化寬鬆,能夠把危機向外轉嫁。

責任編輯:南淄博

熱詞:

  • 歐元區
  • 分裂
  • 歐元區成員國
  • 中國經濟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