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環球視線]中俄説“不”美國西方很不爽(20111006)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6日 2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ace7a8264c24db418e3398ed481b390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在表決中投否決票。聯合國安理會4日就法國、英國等提交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中國反對,印度、南非、巴西、黎巴嫩棄權,法國、英國、德國、葡萄牙、美國等贊成,決議草案未能獲得通過。 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10月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中)在表決中投否決票。 新華社記者 白潔 攝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環球視線):10月4號,中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法國、英國等國提交的有關敘利亞問題的決議草案。草案最終是以9票贊成,2票反對,4票棄權的結果沒有獲得通過。那麼,據報道結果出來後,在場的美國外交官非常的憤怒,但是卻遭到敘利亞外交官的反唇相攻。極少使用反對權的中國,這次為什麼會和俄羅斯一起投下反對票?那麼敘利亞問題接下來又將走向何處?圍繞這個話題,我們還是請兩位評論員來給我們做一個探討。

  首先我想問一下宋先生怎麼看,在昨天這個新聞裏面,當這個投票結束,敘利亞的代表在會議上來陳述,他認為美國、以色列、中東這些話題,當然裏面用詞有一些比較刺激,但是現場美國駐聯合國的代表賴斯是當場拿下耳機拂袖而去,美國的憤怒源何而來?

  正在評論:美外交官憑什麼感到“憤怒”?

  特約評論員 宋曉軍:我覺得美國當然是想設計成這件事應該能通過,對敘利亞的制裁,但是這件事情由於中國的否決,我們可以看到棄權票裏當中,另外的金磚五國另外三個國家,也都投了棄權票,除了黎巴嫩以外,都投了棄權票,還有印度、南非、巴西也都投了棄權票,也就説明現在的金磚五國有兩個投了反對票,有五個投了棄權票。當然他們的利益訴求未必完全一致,但是肯定有一致的地方才會這麼做,這是最關鍵的。也就是説,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他們有重合點。

  水均益:包裹中國在內的反對,主要反對在什麼地方?

  專家觀點:中俄為中東穩定而説“不”

  宋曉軍:今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回答了,就是不能盲目的使用制裁手段,甚至這種制裁手段還包含了武力,可能動武,這樣的話會加劇中東地區亂,這完全是出於敘利亞的現實,我們知道敘利亞60年代以來雙方是兩個派別互相屠殺的很厲害,包括70年代穆斯林兄弟會,就是現在的反對派,對32名炮兵學校的學員關在一起用槍打死,打傷了50多個。這樣雙方屠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把最溫和的阿拉維派逼到絕境,因為巴沙爾並不是他,他背後有一些更激進的阿拉維派,而另外的反對派,後面也有一些支持者,就是深仇大恨,你如果盲目的使用制裁手段,把雙方擱在一起那就造成中東大亂。

  水均益:我們選取了一段我們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在當時聯合國安理會上的一段説明,我們來聽聽我們的代表當時是怎麼説明,中國為什麼要投否決票的,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李保東:安理會是否在敘利亞問題上採取進一步的行動,應該看是否有助於緩和敘利亞的緊張局勢,是否有助於推動政治對話,化解分歧,有助於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更應該看是否符合《聯合國憲章》及不干涉內政的原則。因為這些原則關乎著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小國家的安全和生存,中國政府在這些原則問題上的立場是堅定的和一貫的。

  正在評論:中俄對制裁敘利亞説“不”

  水均益:應該説中國在安理會上使用否決權,這樣一個舉動還是不太常見,因為基本上我們不會説在一個問題上,最後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來使用否決權,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使用了否決權當然和俄羅斯一樣,我相信這裡面肯定是有一個原則性的問題,使得中國投了否決票。

  專家觀點:各懷心思的喧囂中需要“智者的聲音”

  特約評論員 洪琳:我覺得剛才李保東已經説得很清楚,一個就是為了敘利亞的和平和穩定,還有一個就是《聯合國憲章》包括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基本的原則,可以説這是一個出發點。我們看到這次西方之所以感到不爽,是因為中國、俄羅斯兩個國家投了否決票,還有一些國家棄權,好像是九個國家贊成的情況下,你為什麼投了之否決票,但是事實上問題不能這麼理解,我們看到九個主張對敘利亞,通過這樣一個決議的這些國家,實際上也是各懷心思的,這種各懷心思的一片喧囂之中,最難能可貴的就是理性,智者聲音,就像中國和俄羅斯這種思考。中國和俄羅斯雖然投了否決票,但是是經過深思熟慮,任何一個國家你選總統也好,或者很多情況下都是需要半數以上的這種票,或者是説絕對多數,聯合國也是一樣,並不是意味著九個國家投了贊成票就意味真理掌握在你們手裏,中國和俄羅斯投了否決票,包括巴西、印度等等投的棄權票,都是認為這個決議裏面有不利於敘利亞的和平、穩定的實現,包括有違《聯合國憲章》這樣的條款,如果有了這樣的條款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就應該很理性,而且是很響亮的提出否決的條件。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想象,15個安理會的理事國裏面,有六個國家投了反對票或者是棄權票的時候,這個決議它應不應該通過,本身它就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正在評論:敘稱中俄發出“智者的聲音”

  水均益:這個事後人們也很奇怪,就是美國,包括官方、媒體和西方一些國家,好像大惑不解,怎麼會否決呢,但是我們還是回到當時安理會的現場,敘利亞的大使在現場説了一段話,也是很耐人尋味,其實我們知道在安理會使用否決權最多的是美國,我們聽聽敘利亞大使怎麼説的。

  敘利亞代表 賈法裏:自從1945年以來,美國動用了50次否決權,來庇護以色列,並拒絕承認巴勒斯坦存在的權利,這樣的行為無異於是屠殺。

  水均益:可以注意到這個細節,在敘利亞大使説到這句話的時候,美國代表拿下耳機比較憤怒地離開了,但是難道他説得不是事實嗎?宋先生。

  專家觀點:否決草案停止西方和以色列鋌而走險

  宋曉軍:説得是事實,確實以色列這一次投票當中,其實以色列應該説中國或者俄羅斯,還有其他的投棄權票的也防止以色列和西方鋌而走險,我們知道穆斯林兄弟會的溫和派的人,現在那個頭在英國。2006年叛逃的走掉的敘利亞的副總統現在在法國,他們雙方合在一起組成了反對派,叫做救贖委員會,原來其實巴沙爾、阿薩德已經跟穆斯林有所談判,最後到2006年代翻了盤子,現在雙方完全是一種暴力對抗,我們知道目前佔12%的阿拉維派,就是現在領導集團的巴沙爾這些人裏,他們是最溫和的,包括他的叔叔是堅決主張把那些人全打死的人,1986年代還搞過政變。

  水均益:你的意思是説,實際上在敘利亞這邊應該是有一個理性的聲音,但是不要把敘利亞逼到一個險境,最後讓中東的局勢一下子失控。

  決議草案被否決表明西方國家幾個月來,要插手敘利亞內部事務的企圖受挫,那麼也預示著圍繞敘利亞局勢會繼續激烈爭執下去,好了,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再見。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