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默多克離英返美或面臨嚴厲檢查 卡梅倫地位難撼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2日 1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日,默多克回到美國紐約家中。新華社/路透

  傳媒大亨默多克20日乘坐私人飛機離開英國,結束11天英國之行。英國小報《世界新聞報》一系列竊聽醜聞進一步發酵,其影響已經向以警方為代表的公共部門和政府蔓延。分析人士認為,英國最大的反對黨工黨正利用這一事件,竭力爭取改變去年5月大選失利以來的頹勢,這對英國未來的政壇格局可能産生一定影響。不過,儘管卡梅倫政府在此問題上面臨壓力,但英國政局暫時還不會因此發生根本性變化。

  默多克或再遭檢查

  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新聞國際公司一名女發言人20日説,默多克“已經離開”。她告訴法新社記者,默多克當天從倫敦北部盧頓機場乘坐私人飛機離開,回到美國紐約家中。

  一些分析師説,默多克離開英國這塊傷心地,不代表他可以躲進避風港。他接下來或許要面臨來自美國的更嚴厲檢查。

  默多克新聞集團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先前有媒體報道,《世界新聞報》試圖付錢購買2001年“911”恐怖襲擊前一些遇難者的私人通話記錄。

  其實,一週以前,不少美國國會議員已對竊聽事件表示關注,要求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911”遇難者通話記錄是否遭到竊聽。

  《紐約時報》先前報道,由於新聞集團總部落戶美國,因此,如果證實這一企業向外國官員支付報酬,或許會違反《外國腐敗行為法》。

  一些法律專家認為,美國政府可能依據相關反腐敗法律向新聞集團提起訴訟。

  另外,一些民間團體提議,就新聞集團旗下報紙竊聽醜聞在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

  米利班德咄咄逼人

  “竊聽門”事件在英國引起轟動之後,工黨領導人米利班德從一開始就採取主動行動,試圖確立工黨左右事件進程的主導地位。

  他先是在多個場合強調,竊聽是英國新聞界的恥辱,並向首相卡梅倫施加壓力,要求對事件進行由法官&&的獨立調查。接著他又明確反對已經持有英國天空電視臺39.1%股份的新聞集團收購該臺其餘股份、完全擁有這家英國最成功的商業電視機構。他還咄咄逼人地要求新聞集團英國子公司、管理《世界新聞報》等4家英國報紙的國際新聞公司首席執行官布魯克斯辭職。

  在米利班德的上述目的一一達到之後,他又開始順應公眾輿論,呼籲加強對媒體的監管,防止出現像新聞集團這樣在英國一家獨大的情況,避免媒體濫用權力和忽視責任。工黨還嚴厲批評卡梅倫重用與竊聽事件有牽連的人,一些工黨議員甚至開始談論卡梅倫辭職的問題。而米利班德本人雖未公開要求卡梅倫下臺,但堅持卡梅倫應為用人不當道歉。

  工黨出風頭未得分

  分析人士指出,“竊聽門”事件給米利班德提供了向卡梅倫發起反擊的最好機會,而且他也充分利用了這次機會,並取得一定成效。

  莫里民意調查公司20日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2%的被調查者認為卡梅倫應對竊聽事件表現不佳,對他擔任首相的認可度也因此降低。而近一半的公眾認為,米利班德在“竊聽門”事件上的表現較好。

  但一些觀察家認為,由於目前為止捲入醜聞的只有個別政府官員和警方高官,再加上英國眼下面臨著復蘇經濟、削減預算、改革醫療衛生和福利體系等更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竊聽事件還不至於影響政府的主要日程,暫時還難以改變政壇格局。

  英國波普勒斯公司19日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儘管米利班德及工黨在“竊聽門”事件上大出風頭,但如果馬上舉行大選,工黨的支持率甚至比上個月還降低了一個百分點。由此看來,與切身利益相比,選民們並不十分看重政黨在“竊聽門”事件中的表現。這一調查結果可能令米利班德失望。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陳琰

熱詞:

  • 默多克
  • 卡梅倫
  • 世界新聞報
  • 美卡
  • 新聞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