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今日關注]默多克栽了 鄧文迪火了 卡梅倫懸了?(20110720)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1日 05: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56aa0f6ab0184da71da381bece3a1106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今日關注):默多克出席英國國會聽證遭到襲擊;妻子鄧文迪奮力回擊被網友熱議;事件爆料者肖恩霍爾離奇死去;新聞集團市值蒸發超140億美元;倫敦警察局前局長被迫辭職;英國首相卡梅倫面臨窘境。竊聽醜聞越挖越深,是否撼動英國政壇?稍後請看《今日關注》。

    主持人(魯健):

    各位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今日關注》。

    傳媒大亨默多克在接受英國國會聽證會時遭遇襲擊,妻子鄧文迪奮力回擊引發網友的熱議,同時“竊聽門”事件進一步發酵,爆料的記者離奇死亡,倫敦警察局局長被迫辭職,甚至有工黨議員提出要求首相卡梅倫也辭職。“竊聽門”事件會不會引發英國政壇地震,今天我們就請兩位嘉賓就此進行分析評論。

    一位嘉賓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本台特約評論員曲星先生,您好;還有一位嘉賓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先生,歡迎兩位。

    在節目開始我們首先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消息層面的內容。

    今日關注:默克多遭襲 鄧文迪反擊 

    解説:

    聽證會上,默多剋父子並肩而坐。聽證會一開始,老默多克便打斷兒子的發言,稱這是他一生當中最為卑微的一天。

    魯伯特默多克(新聞集團首席執行官):

    我只想説一句話:這是我一生中最卑微的一天。

    解説:

    在議員的激烈質詢下,原本一個小時的聽證會被延長至接近三個小時,對於竊聽事件的很多細節,默多克都以“不”、“我不知道”、“我從來沒有聽説過”回答。他堅稱自己對竊聽醜聞毫不知情,不應負責。

    吉姆謝裏登(英國國會議員)

    默多克先生你是否同意,你對這樁醜聞負有最終的責任?

    魯伯特默多克:

    不同意。

    解説:

    聽證會進行到一半時,一名坐在旁聽席後排的男子突然衝到前面,高喊著“你這個貪婪的人”,同時向默多克投擲白色泡沫狀的物體。坐在第二排的默多克的妻子鄧文迪迅速躍起反擊,打了襲擊者一巴掌。這起突發事件導致現場秩序混亂,聽證會一度中斷十五分鐘。默多克的華裔妻子鄧文迪敏捷出手的視頻迅速火遍全球,並且成為世界媒體的頭條。

    主持人:

    今天默多克在聽證會的表現確實可以用一問三不知來形容,“不知道”、“不”,您怎麼看今天默多克的這個表現,最終他會承擔多大的責任?

    曲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本台特約評論員):

    我覺得他的表現應該説還是非常老練的,從議員追問他説的話,議員的目的是要通過一連串非常細的、非常難堪的問題,讓他回答“是”也不行,説“不是”也不行。比如説議員曾經問他,説你為什麼每次去首相官邸都要走後門,他很難回答,所以他最後説我不知道禮賓府怎麼安排。議員的目的是讓全世界的聽眾和觀眾都在想,他們是非同尋常的關係。既然非同尋常的關係這裡邊有沒有政治交易。比如説剛才問你認為你對這個事件應該負責嗎?他説“不”、“我不知道”、“我不應該負責”,大家就會問你管這個小報、集團這麼多年,若干小報你收購以後,然後它就奇跡般地重新活起來了,然後這麼大規模揭露名人政客的隱私,這麼賺錢的你會不知道。所以自然地就讓觀眾去想這裡邊他肯定沒有説實話,所以我覺得議員追問他的目的關鍵就在這裡,所以應該説他的表現還是非常老練、非常成熟的。

    主持人:

    所以您覺得今天議員的表現還是達到了目的?

    曲星:

    我覺得議員並不是説他沒有認真準備,也不是説他好像有什麼顧慮不敢問得更深,英國政壇、西方政壇都是這樣,他提問題不是表現給你對手看的,是給電視觀眾看的,所以他通過提問把一系列最讓他難堪的問題提出來,讓他怎麼回答都不是。

    主持人:

    有評論説老默父子今天採取的是哀兵路線,喻先生您覺得他能夠為自己的聲譽挽回多少?

    喻國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

    我覺得默多克在我的印象當中一直是很驕橫跋扈的,非常強勢。但是這幾天表現得非常低調,就拿他自己的話來説,這是他最卑微的不是一天,大概是幾天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是他一個老練的政客也好、政治家也好,實際上這幾天應該説他還是得分的,為什麼我們從聽證會之後,紐約股市,它的股票上漲5%左右,這其實就是資本市場對他的一個肯定。

    主持人:

    但是也有人説,其實這個股票上揚主要的功勞還不在默多克今天的表現,而是在他的妻子鄧文迪的表現。我們也來看一看今天網上的流傳很廣的這樣一段視頻,突然有一個人在聽證會上對默多克進行襲擊,然後曾經是排球手的鄧文迪,起身來還擊,保護自己的老公默多克。結果這個視頻一下子在網上流傳,大家可以來看看這個慢鏡頭,這個動作很像是四號位強攻,因為我們知道鄧文迪曾經是排球隊員。但是確實這樣的一個突發的事件,偶然的事件,反倒感覺是給新聞集團加分了,您怎麼看待這樣的一個事件的影響?

    喻國明:

    其實這個就像心理學講的,一個被綁架的人質,如果要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話,要跟那個殺人犯、綁匪要進行人和人之間的對話,其實道理是一樣的。這兩天默多克和默多剋夫婦、默多剋父子之間,他實際上降低自己的調門從一個強人變成一個常人,實際上是用這種常人這種狀態來博取跟老百姓進行情感溝通,進行那樣一種情景對話的這樣一個姿態,實際上是非常高明的一種公關策略。

    主持人:

    這個情感的力量。所以也有很多人開玩笑説,如果是當時他的兒子起身來一巴掌的話,恐怕就沒有這樣的得分了。

    喻國明:

    效果肯定沒這麼好。

    主持人:

    但是我們要關注的就是隨著“竊聽門”事件的醜聞的繼續發酵,現在甚至有可能引發英國政壇的一場地震,現在甚至有工黨議員提出要求首相卡梅倫也辭職,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背景。

    新聞背景:卡默“共舞” 英政壇恐大地震?

    解説:

    《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爆發後,英國首相卡梅倫一直被反對黨和部分民眾指責其與默多克過從甚密。有媒體爆料,據英國官方記錄顯示,卡梅倫去年5月就任首相至今15個月,會面默多克手下高級管理人員26次,超過他與英國其他所有媒體代表會面次數的總和。

    反對黨工黨領導人米利班德在竊聽醜聞被爆出來之後,一直在向卡梅倫施加壓力,要求他澄清與默多克一方的關係。甚至有少數工黨國會議員發出了要求卡梅倫辭職的呼籲。

    美國彭博社20日報道稱,這也是卡梅倫自去年上臺以來面臨的最大危機。英國多家主流媒體均指出,“竊聽醜聞正逼近卡梅倫”。《獨立報》還稱,一些英國保守黨議員甚至擔心這起事件將會威脅到卡梅倫的領導地位。而卡梅倫本人也無奈地承認,他參與了一種與默多克“共舞”的政治文化。

    主持人:

    我們看到就像短片所提到的,隨著這個事態的升級,很多的英國議員甚至認為首相卡梅倫和《世界新聞報》有著密切的聯絡,尤其證據就是《世界新聞報》的前主編庫爾森曾經被卡梅倫任命為新聞助理。有的工黨議員已經提出來,卡梅倫應當負責,應該辭職,您覺得會影響他的政治生命嗎?

    曲星:

    取決於下一步還能發掘出什麼樣的細節來。因為這裡面確實有非常非常多的疑問,老百姓都有權利來問,工黨議員為什麼追?因為工黨的前首相戈登布朗曾經在九年時間被新聞集團的報紙進行竊聽,而且挖出了許多工黨的隱私,就因為這些隱私暴露太多,所以你剛才講的庫爾森被迫辭職。可是卡梅倫一上臺把他聘為自己的新聞主管,這裡面沒有利益鏈條的關係,也沒有政治交易在裏面。

    然後他會見了新聞集團的這樣一些高管人員,次數超過了跟其它所有媒體加起來的總和,這個絕對不是一個正常的數字,絕對是不正常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卡梅倫上臺或者説保守黨上臺,這裡邊有沒有享受過新聞集團提供的這樣一些情況,給予某種政治的報答,所以如果能從這裡邊挖出東西的話,卡梅倫的政治命運就很難説了。如果真是這樣的情況,他的影響力不亞於當年美國的“水門事件”了。

    主持人:

    因為默多克也曾經非常自豪地説過,我能夠決定英國的大選,所以也確實讓人家非常地懷疑這一點,有可能就是下一步的爆料真的會影響到英國的政黨。另外我們也知道其實作為媒體來講,造假的這種新聞也不是説一件、兩件,包括美國的媒體,像《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這些權威的媒體都曾經爆出過造假事件。但是為什麼這次《世界新聞報》會引發這樣大的軒然大波?

    喻國明:

    我想這個可能跟兩個因素有關。其實這個關於用灰色的或者非法的手段來獲取相關的資訊,來獲得他的話語權也好、影響力也好,或者吸引力注意力也好。其實在英國乃至於歐洲、美國其實都是媒介業的所謂的通例。有一個所謂的專門給記者做爆料的叫私人偵探。他曾經説過,他的客戶有300多個,而真正在他的業務量裏邊,《世界新聞報》僅僅佔第15位,説明其實新聞界的同行都有這樣的情況。但是過去爆料一直是集中在比如説政要、名人、明星這樣的一些範疇。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社會上邊,普通老百姓的心態是屬於那種抑強扶弱,對於那些名人的、大人物的一些醜態的新聞或者緋聞等等,這些東西大家都是以一種審仇心理去看待。

    主持人:

    哪怕非常規的手段可能他們也能夠容忍。

    喻國明:

    他們也能忍受。因為實際上在西方的法理當中,比如説竊聽、賄賂、收買線人等等這是違法行為。但是一般來説,在相當大的情況之下,如果我們是針對一些名人、大人物來進行這樣的東西,其實他在一般的人的理解中被接受或者説被理解的。但是這次爆料出來的,實際上是一個13歲的一個普通平民的女兒,她在綁架過程當中,由於這樣的一種事情,而使她的這樣的一個挽救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實際上是點燃公眾怒火的一個東西。

    但實際上爆料也好、醜聞也好,其實並不是這個問題的實質,問題的實質實際上是默多克作為新聞集團的那種咄咄逼人的大舉的進犯,他在整個歐洲也好、美國也好,尤其在英國,他幾乎攻城拔地。在所有的這些傳媒市場領域裏面都有不俗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所具有的話語權、具有的政治影響力,太大的情況之下。當他要收購《星空衛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之下各種利益集團現在糾結起來,因為他們擔心這樣的政治的天秤的平衡要傾覆。所以在這個時候,把這樣的一個猛料爆出來,這就是成為默多克新聞集團開始崩解的一個所謂的最要命的一個爆炸點。

    主持人:

    所以我們感覺到默多克的媒體帝國現在有點岌岌可危之時,我們可以通過大屏幕來看看,目前因為這個“竊聽門”事件所波及到的一些人。大家看到右邊,尤其是布魯克斯《世界新聞報》的主編,這次也是被捕,包括他的上司欣頓也辭職。那麼同時還引發了包括警察部門,倫敦警察局的局長也被迫辭職。所以整個受牽連的不僅僅是媒體界的人士,甚至牽連到了警察系統,甚至包括英國的政界下一步會不會也有更多的人被牽涉進來。

    同時剛才喻教授也説到了,就是説這次媒體事件可能也是屬於犯了眾怒,傷害了普通人的情感,而且現在這個事件發酵以後,很多的明星現在也是“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紛紛站出來説要控訴《世界新聞報》。這方面的背景我們也通過一個短片來看一看。

    新聞背景:控拆《世界新聞報》侵權 眾明星不再忍耐

    解説:

    在控拆《世界新聞報》的明星中,以《四個婚禮、一個葬禮》揚名世界的英國著名影星休格蘭特最為積極。幾週以來,休格蘭特遊走于各家電視臺,暢談他秘密錄下與《世界新聞報》前記者邁克馬倫在電話裏討論竊聽醜聞的內容。格蘭特透露,馬倫在電話中承認,《世界新聞報》的竊聽行為已經達到“工業規模”。

    英國著名演員裘德洛近日也正式起訴《世界新聞報》在美國非法竊聽其手機。球星貝克漢姆也已經指示他的律師向警方查詢,他自己到底是不是《世界新聞報》竊聽風波當中的4000名受害者之一,並表示正在考慮要不要控告新聞集團。

    根據《世界新聞報》的一名消息人士透露,這份報紙在之前竊聽貝克漢姆和他的妻子維多利亞,以及他所有朋友的電話早就已經是司空見慣。《世界新聞報》還曾經獨家報道過貝克漢姆的一段緋聞,説他和他的助手在西班牙的酒店裏面偷情。

    主持人:

    還有的包括像英國的個球星吉格斯因為也是被爆料出來,甚至和艷星,甚至和自己的弟媳有染。他也準備起訴《世界新聞報》,認為它們採取了非常規的手段,侵犯了隱私等等。

    我們可以通過大屏幕再來了解一下默多克的傳媒帝國。為什麼叫它傳媒帝國呢?確實他在全球的這種分支,如果這次英國的這個Sky,如果再能夠全資控股的話,那這個媒體帝國就是相當龐大的了。但是由於這個事件的影響,默多克已經是被迫停止了對Sky天空的電視網的全資的收購。

    但是從這樣的一個龐大的媒體帝國來講的話,默多克也提出了理由,説我確實是無能為力,這麼大的一個媒體帝國我可能很難做到去監控它的每一個細節,您覺得這個能夠成為他的理由嗎?

    曲星:

    每一個細節他確實可能很難監控到,但是作為一個已經達到了工業規模的,這麼一種大規模的,已經成了一種潛規則了,他一點沒有聽説過,我覺得這個很難説得過去。

    實際上他之所以敢在議會聽證的時候説“我不知道”、“我不負責任”,確實可能存在説,不會就某一個竊聽的事情向他進行請示,也不會就是我們要進行竊聽了,你給我一個授權,不會有這種正式的請示,不會有這種書面的批示,也不會就個案向他徵詢他的意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他説我不知道。但是從這麼大規模的行動,那麼多隱私挖出來,而且這些隱私往往還能夠有一定的準確性,這樣沒有一個特殊的、特別的手段,怎麼可能做到呢。所以他作為總裁,他一點都不知道,一點沒有感覺,這是確實很難讓人相信。

    主持人:

    尤其是默多克,他的可能一些新聞觀也會對旗下媒體這個新聞理念造成影響,比如他曾經給記者説,你們不要再想著這個普利策新聞獎了,你們應該多報道一點大眾感興趣的新聞,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可能他的這種觀念會對整個旗下的媒體造成影響?

    喻國明:

    是這樣,其實這一個控制並不是以一個具體指令,而是一種價值取向。比如説拿到那些聳人聽聞新聞的,他就能夠得到提拔,能夠得到很多獎金,而如果你拿到一些普通性的材料的,你永遠得不到獎勵,這其實就是一種價值標準,就是一個利益杠桿。其實有的時候,作為默多克這樣一個級別的,最高級別的這個,他真的是不用直接下命令説,你一定要用偷聽手段,我相信不會這樣的。但是他的這種價值杠桿、他的這種行為邏輯本身存在,就迫使人們就要用這種任何手段,包括非法的手段來獲得相應的資源,來佔取他的影響力高度。

    主持人:

    所以他的這種價值觀,他的這種新聞觀可能也會影響,造成這種新聞自由的濫用。

    喻國明:

    其實比如説像默多克在美國的福克斯電視等等,他都是以聳人聽聞和用語言刺激、畫面刺激這種方式來奪取市場的。它這種新的這樣一個所謂市場路線,其實在美國也好,歐洲也好,對於傳統的新聞勢力,是一個很大的擠壓,很大的一個打擊。它在整體上從研究者的角度來説,它是在敗壞整個的西方新聞界這樣一個新聞空氣。

    主持人:

    應該説西方的這種新聞自由、新聞的這種權利,可能也是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塑造起來的,但是這個“竊聽門”事件有可能對整個的新聞視野都會造成一定的打擊。同時,“竊聽門”事件還在深度發酵,就是爆料的記者突然離奇地死亡,還有倫敦的警察局長也被迫辭職,那“竊聽門”事件接下來還會有哪樣的延伸?

    我們接下來通過一個短片,再作更多的了解。

    新聞背景:前記者死亡 前總編被捕 竊聽醜聞迷霧重重

    解説:

    《世界新聞報》前記者肖恩霍爾18日被警方發現,死於赫特福德郡沃特福德的家中。熟悉他的朋友説,霍爾過去數周大多數時間緊閉窗簾,足不出戶。英國《每日郵報》19日援引這名朋友的話報道:“他説,政府裏的人會來找他。他告訴我,如果有人到這裡來,別説我在。”

    英國警方説,霍爾死因調查仍然在繼續,暫不排除自殺的可能。霍爾長期酗酒並且濫用藥物,他本人將這些習慣歸咎於在《世界新聞報》的高強度的工作。一些朋友認為,霍爾身體狀況不佳,可能是自然死亡。

    新聞集團的英國前女總管、國際新聞公司前首席執行官麗貝卡布魯克斯17日被倫敦警方以涉嫌竊聽及貪污罪名逮捕。2000年到2003年,布魯克斯擔任《世界新聞報》總編輯,這份八卦報涉嫌在她領導期間,竊聽遭謀殺的女童道樂的電話,影響警方辦案,並竊聽其他政治人物與社會名流。

    在20日接受英國議會聽證時,布魯克斯承認《世界新聞報》在她任職期間竊聽,但否認賄賂警方。布魯克斯究竟能否取信於民,並且洗脫罪名,還有待觀察。

    前記者的離奇死亡和前總編的諸多罪名讓《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更加撲朔迷離。

    主持人: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非常蹊蹺的就是,在這樣一個時候爆料的記者突然死亡,雖然死亡的原因現在還不明,而且還有十多名警察也被牽連進來,甚至現在在默多克的老家澳大利亞,包括他的媒體帝國很大的份額在美國,現在可能都會受這個事件的牽連。這個對於整個默多克的媒體帝國會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分崩離析?

    曲星:

    從今天默多克在聽證會的表現來看的話,應該説他的表現還是成功的。就是股票上升,我同意剛才喻教授説的,股票並不見得是那個他夫人的那一巴掌,更多還是説大家對他的表現,覺得從他的表現來看,他本人可能對這個事情不一定要負什麼特別的責任,雖然他的集團會繼續存在下去。當然他既然這麼做了,對他的聲譽肯定是有一定影響的,下一步政治上牽連出來的人,比如説剛才談到警察局長。那麼進行這麼長時間的監聽,理論上一個國家只有警察都是經過私法授權才能進行這樣的監聽,那麼他進行了。警察如果是發現了,而不制止,那麼警察是嚴重的失職;如果是沒有發現,仍然是嚴重的失職。所以不論從什麼原因來講的話,那麼警方的責任是責無旁貸的。

    主持人:

    現在美國FBI可能也要介入進來,要調查“911”事件的受害者家屬是不是也遭到了竊聽,如果這個事情進一步挖下去的話,可能會他的媒體帝國有很大的影響?

    曲星:

    現在已經發現了4000多個人被竊聽了,我想這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如果説要繼續挖掘下去,然後這麼多的集團,下邊這麼多小報,如果在全世界各個地方,特別是美國現在也在關注這個事情,都出現了這樣的事情的話,如果繼續地這樣去爆料,報出來,那麼就有可能對他的集團造成比較大的打擊。

    主持人:

    現在也有人認為這個竊聽門事件,其實對西方的媒體受眾來講,也是一個好事。説反倒可以借此正本清源,然後可能讓西方的這種受眾重新回歸主流的價值觀。可能有些八卦類的、公信力比較差的媒體自然也就被淘汰了,您怎麼看?

    喻國明:

    其實八卦類的信息它不僅僅是八卦,有的時候還是一些重要的政治信息。因為信息實際上是一種重要的權利資源,其實各方面的力量都要去爭奪它。在一般印象當中,我們都認為西方是享有相對比較充分的新聞自由。其實這種新聞自由之所以能夠比較現實地上演它的那樣一個形式,其實是跟西方的政府、政界有強大的公關的這樣的一個體系是聯絡在一起的。也就是説有一個強大的公關體系跟新聞自由之間形成一種博弈,有人打過一個比方説,西風的這個新聞界就像一個孫悟空,哪怕你七十二變,哪怕你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

    主持人:

    十萬八千里。

    喻國明:

    但是你仍然跳不出整個的制度給你框下的那個如來佛的手心,這實際上是一種政治博弈,在這種政治博弈的過程當中,實際上信息資源是他們爭奪的一個重點。政府也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限制、剝奪或者説是隱瞞某些重要的信息資源。而在這樣的一個壓力之下,新聞界要獲得自己的話語權,獲得自己的影響力,也要用千方百計用合法的、灰色的和非法的手段來獲取資源,以便提升自己的話語權,實際上是這樣的。

    之所以默多克在今天的背景之下,他的這樣一個竊聽的醜聞一下子爆發出來。實際的原因“竊聽門”事件已經延燒了幾年了,但之所以今天爆發出來,是因為他在歐洲、美國、英國他的市場份額,隨著他這種擴張,他擴張的速度太塊,使整個的政治權利的天秤開始向他傾斜,他甚至在英國可以有點呼風喚雨,能夠左右英國選民選舉的這樣一個東西。

    主持人:

    如來佛覺得這個孫悟空有點不受控制了。

    喻國明:

    這個就有點不受控制了,它就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新聞界他的同行,都把他視為是人民公敵,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但是實際上在我看來,今天默多克已經受到了所謂高速擴張,失去均衡發展的那個一種所謂的懲罰。

    主持人:

    但是這個後果其實還並不明顯,您怎麼看這個博弈的結果,比如説會不會這個制度採取殺一儆百的方式?

    喻國明:

    我想如果這樣的一個制度,如果説繼續延燒的話,其實新聞集團所採用的,所謂的運作法則也好,採訪的很多手段也好,其實在英國也好、歐洲也好、甚至在美國也好。其實都是新聞界的通力,有這樣的一些種種瑕疵,其實對於歐美的新聞界來説,並不是先見的事情,如果説要延燒的話,那麼受害的或者説倒下的……

     

    製片人:戰麗萍

    策  劃:朱同合

    編  輯:王冬妮  楊  威  李妹妍

    監  制:王未來

     

    E-mail:chinanews@cctv.com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

  • 默多克
  • 鄧文迪
  • 卡梅倫